阅读历史 |

第151章 圈地运动在草原萌芽了(2 / 2)

加入书签

听说大明还有官员找沙不丹等几位大首领聊过天,约束他们内部爆发冲突,以免破坏了给纺织厂的供应单子。

所以他的部落少一些人,还是底层的牧民,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有人企图抢劫、吞并他的部落,他完全可以去告状嘛!

他已经通过卖羊毛,和大明方面有了很多联系,两个小儿子也都放到了大宁城的归化学校读书,成绩皆名列前茅。

而归化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是会经常受到当地官员的亲自勉励,并且能跟大明普通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的。

去年学校举行了一次年底考试,成绩还是身负秀才功名的老师亲自送过来的,可给吉塞白音狠狠长了脸。

而人脉的扩大,也代表他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找到庇护自己的新势力。

如此,他做事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先是挤兑部落里的普通牧民,通过各种手段,把他们手里的地方给抢过来,变成自己私人所有。

然后又想办法联合部落里的其他掌权人,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部落公有的土地,也划分成贵人独有。

最后,当拥有土地的人越来越少,平均面积却越来越大的时候,吉塞白音下了狠手。

他借着喝酒庆祝“发财就在未来不远处”时,摔杯为号,让自己的侍卫把其他人都给砍了。

四五个喝到头昏脑胀的家伙根本没有丝毫反应,手起刀落后就成了尸体。

吉塞白音成了这场“圈地运动”中最大的赢家。

还是那个原因——

小部落有小的苦,可也有小的好处。

就像争权夺利,只要把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直接做掉,整个部落就能成一言堂了。

简单粗暴到了极点。

这样的手段在梁白开被对方得意洋洋的告知后,都忍不住吐槽。

他其实也好奇那些被驱赶牧民的情况,心想离开原有部落后,他们该如何生活。但估摸着一问,指不定触怒吉塞白音,便换了另一个问题。

“那我看到了有些新建起来的房子,是怎么回事?”

吉塞白音仍旧是知无不言。

毕竟梁老板是个给钱很爽快的买主,他总是会给钱很大的面子。

“这是我儿子从学校学来的东西!”

“他们老师教给学生,然后又让我学会了!”

养殖场在大宁城也是存在的,并且成为了当地农会的标配。

以关外的苦寒,自然是赶不上关内的农业发展水平,更不可能做到一年几熟。

所以因地制宜,“农会”虽然也种田,但主要的生产支柱却成了养殖业。

养鸡鸭鹅这样的常见家禽,以及有特定的队伍去外面网鱼和打傻狍子,草原上被剃了毛的羊,有时候也会被卖给农会,充当肉食。

还有其他的小动物被驯养了起来,反正能赚一点是一点。

这些畜牲被关在由京城来的“专家”指导建立起来的厂子里面,塞满了所有的围栏。

归化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带着学生去生活实践,让草原上长大的孩子接触一下新的知识,顺便让他们把家禽们下的蛋捡起来,为养殖场贡献免费的劳动力。

这样一来,农会的人减少了辛苦,孩子得到了锻炼,大家都好。

而吉塞白音的两个儿子去了几次,因为活跃的脑子和学来的各种知识,在某天突发奇想,觉得家禽能被圈养下蛋,那羊也可以!

他们不是在大力追求羊毛吗?

可羊失去了保暖的毛发,又暴露在冬天里是很难熬过去的。

不如放到房子里!

于是他们把这个提议说给了吉塞白音,得到了后者的认同。

为了实现“羊毛的可持续发展”,他忍痛掏了一次钱,从大明那边购买了一些水泥,建立起了养羊场。

水泥很厚,保暖效果比帐篷好多了。

羊被限制在了房子里,只需要驱使奴隶去收割牧草投喂,检查羊的身体情况就好。

他感觉比起往常的到处放羊,这种方式更舒服。

从某种程度上,吉塞白音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农场主了。

梁白开听得啧啧称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