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景泰十年(1 / 2)
景泰十年,
时间过得非常快。
因为忙于改土归流最重要的“制夷”步骤,朱见济放在其他事情上的心思也少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再关注某些东西。
于是在年底大家都有空的时候,作为领导的朱见济将自己的手下班底召集到了东宫,举行了一次“年终总结大会”。
由于锦衣卫和东厂这种机构做事比较隐蔽,所以在这次大会上,他们不需要发言。
不过朱见济知道,以卢忠和阮伯山此前呈递的报表,虽然没有双方组织正式出面,但他的周围肯定会有他们的人手。
特务,
无处不在。
东宫员工之中,第一位站起来的代表是仝寅。
他为德云社代言。
作为一名身残志坚的有为人士,仝寅也算是走在了神棍界的前沿。
无数神算子梦寐以求,就想吊上一条身家富贵的大鱼,偏偏求而不得。可仝寅却在东宫暗中支持下,成功出入京城各大富贵家中。
甚至连景泰帝都听说过他的名声,召见过这位双眼迷离的神算。
仝寅当然不敢忽悠老板他爹,可还需要维护自己人设,以免传出去失去一些客户,只能摆出一副玄之又玄的样子,加上小太子此前透露的一些事情,一开口,便点出了皇帝肾虚的特点。
随后,又奉上了一些养生之法和房中术,以供天子“强身健体”。
景泰帝对此大呼神奇,对仝寅赐金而还。
有了皇帝的肯定,仝寅游走在富人间更有底气,也更容易打探到别人家里的隐私。
朱见济在去年接见他时,曾经用好了不少的书法,为他写下“妇女之友”四个字,以做表彰。
在民间,德云社越做越大,在舆论场上发挥了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杀伤力。
不过出乎朱见济意料的是,在他没有大肆扩张人手的情况下,有老百姓自发的加入了德云社,据说是要拜师学艺。
而那些人中,从天津卫来的占了大多数。
目前已经“相声”这种新的口活已经在那里流传兴盛了,不少人通过三寸不烂之舌给自己赚了个养家糊口的本事,靠说相声获取听众的打赏,也算是……增加了就业率?刺激了消费?
果然,等吃饭的问题在景泰十年时慢慢变得容易,人对精神上的追求就多了起来。
要知道,天津卫作为京城边上的卫所,早就得到了来自朝廷的改革和恩泽——
募兵制在这里得到推广,让士卒从土地上脱离,成为了全职官兵,同时下旨恩赐一些有功之家不受户籍束缚,可以自由从业。
还清点了卫所的田地,抓了几个害虫后重新分配,同时鼓励家中女性出来工作,男性也加入水泥厂和玻璃厂等等,基本上提高了天津卫人的生活水平,顺便悄咪咪的又在大明固化的户籍制度上打了一个窟窿。
也难怪他们能最先跟上潮流,自发的当上了德云社外围成员。
除此之外,德云社还建立起了自己的话社,以组织的名义日常出一些话本,写点小故事之类的,尽量做到语言朴素和情节易懂,通过各种手段,向老百姓普及一些常识和朝廷政策,实现信息流通。
要让上下的声音汇聚在一起!
毕竟它主攻的市场,一直都是范围广阔但人均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百姓。
不过没关系,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有条件的家长基本都会把家里有天赋的孩子送到学馆里面写点东西,争取实现阶级跃迁。
人的文化水平,也是在提高的。
总的来说,德云社整体发展良好,一直牢牢占据着民间的舆论市场,朱见济利用这群鹦鹉们,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开启民智”的效果。
仝寅在最后,提出队伍大了,人心带起来更不容易,是不是需要对德云社进行一些改变,建立起更严格的管理秩序。
谁让最开始发展人手,条件比较宽松呢?
而且德云社有些人也反应过,他们对于地位、奖金的追求。
朱见济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让仝寅根据具体情况,找些社团优秀分子交流一下,理清需要什么,做一个具体的文案给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