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完(1 / 2)
对于后世讨论着朱见济会不会因为太学里最先点起了反抗王朝统治的火炬,从而推翻了老朱家的皇位而感到震怒一事,朱见济本人一无所有。
毕竟他没办法对自身所在时空还没发生的事做出反应。
再说了,自打建立新太学开始,允许里面的学生进行自由探讨,甚至对一些有悖于眼下理学家道德体系的言论采取放任态度,让乾圣朝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瓦解掉了陈旧的理学,流行起了各种提倡开放进取的新学派,可见乾圣皇帝的脑袋还没有完全被屁股所取代。
朱见济还是有些幻想在脑子里的。
老朱家统治天下五百多年,末代皇帝能从容退位,保留住最后颜面,乾圣天子要是知道了,估计还得笑出声来。
自打秦汉大一统后,持续稳定的统治顶多延续个百年,后面就得走上下坡路,然后亡社稷覆宗庙。
强如汉唐,也不过各自当了二百多年的老大。
大明朝在维持目前接近两千万平方公里统治面积的基础之下,还能治理天下五百余载,结束之时也没有让诸夏的“大同”体系崩解,说什么都能让朱见济感到欣慰了。
要算上那些附属国,大明朝的领土还能再扩大两倍,直追当年巅峰时期的蒙古帝国。
也不亏当初太祖皇帝“忍辱负重”,承认蒙元法统了。
老朱家认孛儿只斤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馋人家的遗产。
手提着自己的裤腰带,朱见济看着远方落下的夕阳,发出老年人的一声叹息。
大明朝在他手上开疆拓土不少,整个国家的风气也勇武奋进,科技更是发展,出现了工业时代的曙光……此时的大明朝,从精神到肉体上,都足够成为“日不落帝国”了。
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
那些日耳曼蛮夷,在大明面前连蹦哒都蹦不了两下。
“这两天总喜欢叹气,是不是后悔退位了?”
同样难抵岁月的王氏走过来打趣自己的丈夫,眉宇间还带着少女的春色。
这是她无忧一生的印记,
纵使年纪大了,时光也没有将之带去。
“怎么可能,”朱见济气的把腰带又往上提高了点,当即反驳,“已经做了的事,哪能反悔呢!”
“我只是想着乾圣朝四十年,大明变了不少,有颜面对祖宗后人罢了。”
“这我当然知道,要不是只有咱们在,哪里会提?”王氏哼唧一声,把朱见济勒到肚皮之上的裤腰带给拉回了正常的位置,还把他脸上的大黑框眼镜给取了下来。
“你眼神还好,不要总戴眼镜,免得以后真看不清东西了。”
“我这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睿智一点吗?”
朱见济又叹了一口气,跟王氏对坐,“这两天外面吵得要死,也就这时候能耳根清净点了。”
自打朱见济宣布要退位,朝野之间便闹腾个不停。
大臣们无法理解乾圣皇帝在身体倍棒,看上去还能再干十几二十年的情况下,突然退位让贤的决定——
毕竟从古至今,还真没有大权在握的皇帝主动退居二线的。
要么被逼退位,要么本身就是靠着儿子才显摆起来的……而有些皇帝虽说退位成太上皇了,可实际上还是架空着自己的儿子。
比如北朝的那几个,以及前宋的高宗。
当今的太子性格也很强势,并不是一位乐意被架空的。
一旦坐上那个椅子,乾圣天子想继续揽权的话,父子之间只怕会打破父慈子孝的局面。
诚然朱佑栎极为受宠,一如当初的懿文太子,但高祖皇帝再怎么疼爱长子,也没有把位子让给好大儿啊。
人家可是在皇位上坐到了七十岁的!
权力,太让人上瘾了。M..coM
没有人舍得把那天下之权拱手相让。
偏偏从来就喜欢出新招的朱见济喊出来了,不给人一点做心理准备的机会。
以大明朝眼下的发展,民间报社也非常发达。
关于皇室突然宣布进行权力更迭,民间的小说家们已经按耐不住,编出来了好几个版本的风风雨雨。
纵然皇家和睦天下闻名,也没抗过无聊者的脑洞,说皇帝跟太子坐了趟蒸汽车,回来便有了这消息,其中必定有深意。
总是喜欢想多的百官更是心里惶恐。
因为在太子生病的那段时间里,的确有一些更习惯跟着太子做事的官员暗搓搓的做了些联动。
毕竟他们不想重蹈懿文太子的覆辙,让几十年的投资打了水漂。
这种行为,遇上同样多思的皇帝,八成就能被定性为“有意谋反”了。
即使乾圣天子早就宣布跟儿子共同一套班底,让不少手下大臣兼任太子属官……可难保哪天他想不开。
当皇帝的,年轻时和年老时,是两个状态。
特别是衷心拥立太子的青壮派官员,虽然对老皇帝提前退位很高兴,但关于这件事,更加不能发表其他意见。
万一牵连到太子,事情就完了。
他们想的多,嘴上自然谨慎,一个个表现的对朱见济十分不舍,甚至还有为了皇帝“破天荒”的退位诏书,在奉天殿上哭晕过去的。
朱见济懒得理这堆子破事,决定退休后,勤政几十年的乾圣天子彻底摸鱼起来,国事完全交给了儿子。
不过在交付责任之前,朱见济也没忘记对手下的大臣进行一番调动。
在考虑退位之时,朱见济就把王华升为了首辅,又鸽了对谢迁的任命,让谢大嘴巴继续留任地方,担任布政使。
“王守仁是你的班底,却也是王华的儿子。”
“要是你继位后,任了王华当首辅,有了父子关系牵扯,再去提拔前者,会有人说闲话的。”
“我先让他坐上这个位子,当个几年,等到王守仁磨砺好了,就能上位了……谢迁至今五十出头,于政坛上还算矫健,我把提拔他的机会留给你。”
“虽说让你同为父一起执政多年,东宫里也有不少人才在帮你打理,可老臣不能不管。”
“国家动荡之时,一切束缚都能被打破,但太平世道下,没必要用过于激烈的手段去变动自己的手下,会伤到自己的。”
朱佑栎自然懂这个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