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章 巩珍到达了好望角(1 / 2)

加入书签

朴珍樉也是有些上进想法的。

遇到难题了,国内的权贵把他推出去当龙套,活的死的都随便,怎么会不让朴珍樉心里忿忿?

而在大明待的那短暂日子里,朴珍樉不仅见到了天子的圣颜,还在放下压力后,认真去体会下天朝上国的风物。

着实比物资贫乏的朝鲜好太多了!

作为一个半岛小国,朝鲜的地形本就是山地居多,适合生存发展的地方小得可怜。

就连国都汉城,比起他在大明经历的地方州府都不如,又小又矮的,地上还没有铺上平整结实的水泥,就是一片稍微平坦点的沙土地,人走两步,尘土就飞的到处都是,跟在大明的乡村差不多。

在没去大明之前,朴珍樉觉得自己能混到汉城里当个不起眼的官员,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汉城自然也是他眼里最豪华最雄伟的城市。

结果现在滤镜破灭,在大明的降维打击下,更让朴珍樉进化成了一个中华的忠实舔狗。

朝鲜国内本就极度推崇大明的文化,现在朴珍樉的转变,也是情理之中。

黄宏和沈倩与之乘船到朝鲜之时,也曾经对其有过指点,让朴珍樉心里的不平衡和野心更加膨胀。

他朴珍樉,又何尝不想做出一番功业,等着出名以后,移民大明呢!

所以他想要在朝鲜爬高一点。

当年申叔舟等人利用“训民正音”一事得到世宗信任,由此成为朝鲜政坛常青树,自己也可以!

虽然朴珍樉也知道,对方也是有真才实学,才有这番成就……

可大明天使不是告诉过他了嘛,有没有能力不重要,能让上头的大王舒心才是最棒的!

对于李瑈来说,没什么比巩固他的地位更重要!

“废止这种弊政,的确很有必要!”李瑈沉思之后,面对着朴珍樉期待的眼神,最终点了头。

训民正音这事吧,在国内本就是反对力量极大,要不然推行了几十年,仍旧成果寥寥?

用当时反对派的话来说,“我朝自祖宗以来,至诚事大,一遵华制。今当同文同轨之时,创作谚文,有骇观听。”

“……蒙古、西夏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传曰: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大累哉”。

反正就是坚持自家是“小中华”,跟中国同文同种,才能在大明的众多狗腿子中独占鳌头。

一旦有了谚文这种不伦不类的文字,自家就跟蒙古日本那样的蛮夷一样了!

直到现在,汉字还是朝鲜官方的正式文字。

用谚文,那是会被贵人们鄙视,称之为“文盲”的。

废止这玩意儿,可以拉拢士大夫,同时为自己培养一些民间的帮手。

两班到贵族垄断朝鲜的官位,也是很久了……

于是李瑈跟朴珍樉一拍即合,决定响应上国号召。

为此,黄宏答应之后会将大明那边用于教人识字的“字典”给朝鲜带几本过来——

朱见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培养出一大批识字知数的计算机,很大的程度便是他弄出来了一套基础的认字方法。

他让翰林院的学士们把古代用于标音的音符收集出来,然后按照后世章太炎发明的汉语注音法,参考各方意见,总结出来了大明版的“三十六字母”,用于教导文盲认字。

等到登基后,他更是直接让翰林院以这套音符为基础,编修《乾圣字典》,收录了上千个民间常用字,疯狂撒钱印刷,推行地方,成功为大明的扫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李瑈他们当然高兴黄宏的大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