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5章 嬴政亲至尚工坊!(1 / 2)

加入书签

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绾说的没有错,这件事之上是嬴政有些心急了,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近乎于恐怖的政治蓝图,想要兼并天下的志向,这让嬴政一直觉得时不我待,想要速度再快。

这种心态,必然会影响嬴政的决策。

这也是在王绾一番话后,嬴政苦笑一声,退了一步,而不是直接强势推行的原因,因为他知进退。

更加清楚,王绾是为了大秦。

这是一个为了大秦帝国呕心沥血的臣子,他作为大秦之主,自然不会与之为难,他更希望有更多这样的臣子,与他建设这个帝国。

只要志同道合,他其实可以容易一个臣子身上的其余毛病,比如李斯的狡猾,赵高的野心勃勃。

他从李康的记忆里,曾看到了一句话,长江的水灌溉了两岸数省的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两岸数省的田地。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

在这个世界上,特别是依法治国的大秦,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同样的巍巍大秦,除了蒙氏之外,也没有绝对的忠臣。

但是那又如何,自古以来,帝王用人,忠奸并用,而他嬴政有无敌自信,在用人之上更是荤腥不忌。

只要是对大秦有用的人他都用,这也是虽然大秦帝国依法治国,但是诸子百家依旧能够存在的原因。

更何况,王绾一阶儒家,都已经成为了帝国第一重臣。

人总是会成长的。

也许嬴政在一开始,有过这样那样的疑惑,走入过迷途,以为秦法秦法,就是要让法家在大秦兴盛。

但是,他成为帝王数十载,镇压巍巍大秦,嬴政算是彻底的明白了,其实帝王根本没有信仰,亦或者帝王的信仰是帝国。

大兴秦法,并不是让法家大兴,秦法已经是一种制度,大秦帝国依法治国,也不是让人人学法,成为法家信徒。

而是以秦法构建一个规则,将法律明确化,让天下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让大秦官吏执法必严。

正因为这个原因,嬴政一直对于扶苏看不上,对于儒家耿耿于怀。

将大秦帝国最有希望继承地位的皇子,教导成为了儒家信徒,在嬴政看来,儒家之人该杀。

若不是时机不成熟,他当时都有心思镇压了儒家,彻底问罪孔夫子,在大秦帝国之上,铲除儒家传承。

这些孔夫子的后辈,早已经走入了歧途,嬴政曾经想过要拯救,但是时至今日,他发现,自己好像在这件事上无能为力。

他曾经张开了怀抱,但是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士子,却想要窃取天下,让大秦帝国毁灭,从而让天下再一次恢复到战国之世。

这是嬴政绝对不允许的。

战国之世,这根本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不利于中原大地的未来,战国之世,唯一的好处便是会催生灿烂的文化,一如春秋战国数百年的乱世,孕育了诸子百家一样。

可以说,嬴政是为了天下,为了大秦,而淳于越等人则是为了儒家,彼此的坚持本就是背道而驰,自然是不可能在一起共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