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一九章 平辽(1 / 2)

加入书签

崇祯十二年十一月中旬的大明京师,紫禁城内,崇祯皇帝与众人议事,不知不觉已经过了未时。

建极殿后门外的云台之上,已经偏西的日头依旧明亮,但是这个明亮的日头洒下的阳光,却没有了中午时分的热度,空气冷冽,呵气成霜。

崇祯皇帝与在场的众人议定了几件大事之后,心情大好,抬头看看已经偏西的太阳,说道:.CoM

“今日召见卿等,实有二事,这其一嘛,正是问策,如今问策已毕,朕心中大定。所议诸事,兵部要尽快草拟条陈具奏!”

兵部尚书陈新甲听见皇帝这话,立刻口称遵旨,领了旨意。

尔后,崇祯皇帝点了下头,接着说道:“这是其一,至于其二嘛,就是要封赏此番破虏有功之臣!杨振,上前听封!”

杨振听见崇祯皇帝这么说,按下心中激动,连忙起身上前,在隔着崇祯皇帝几步远的地方重又跪下了。

这时,就听见崇祯皇帝说道:“自辽事败坏以来,朝廷对平灭东虏不可谓不重视,劳师耗饷不知凡几,而所任文官武将,于辽事有功者亦不少。

“但是,有如汉卿这般集守城、擒将、复地、俘敌之大功于一身者,实前所未有也!朕一向赏罚分明,杨爱卿有此大功,焉能不赏?”

“此皆圣上洪福”

“眼下非常时也,汉卿不必过谦!”

听见崇祯皇帝这么褒奖自己,杨振本想谦虚两句,但是刚开个头,就被崇祯皇帝笑着拒绝了。

于是,他只得打住,继续听崇祯皇帝往下说。

“朕思之已久,汉卿此功,非厚封重赏,则不足以激励后进,非颁赐世爵,则不足以谓之厚封重赏。是以,朕决意,封卿为平辽伯世爵!”

“平辽伯?!”

崇祯皇帝说出来的这个爵号,让杨振心里一惊。

杨振知道崇祯皇帝要封自己世爵的时候,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不管崇祯十七年以后,他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但至少崇祯皇帝活着的时候封的官爵,杨振还是很愿意接受的。

但是此时乍闻崇祯皇帝要封自己平辽伯,却让他一时有点迟疑,不敢立刻领受了。

倒不是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封伯。

事实上,大明朝的侯伯很快就要大甩卖了,而以杨振如今立下的功劳,完全配得上封个伯了。

只是“平辽”这个称号,让他现在有点不敢接受。

他若坦然接受了,却叫祖大寿怎么看,怎么想呢?

同样的道理,他若径直接受了,却叫此刻坐在跟前的洪承畴怎么看,怎么想呢?

崇祯皇帝宣布要封杨振为平辽伯,原以为一张口说出来,杨振就会立刻感激涕零,叩首谢恩呢。

然而他一说出来之后却发现,杨振满脸惊疑,愣在当场,并没有感激涕零的意思,也没有立刻叩首谢恩。

杨振的这个表现,让崇祯皇帝脸色一沉,心中略有不快,看着杨振说道:“怎么?杨爱卿可是觉得,此爵尚不足以彰显你的功劳么?”

“不,不,不,臣绝无此意,臣绝无此意!臣之所谓功劳,皆仰圣上洪福所立,能受封世爵,光耀祖宗,已令微臣受宠若惊,感激不尽了,岂敢有其他非分之想!”

崇祯皇帝的询问,让杨振立刻惊醒了过来,当即坚决否认自己有嫌弃封伯太低的意思。

果然,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的脸色方才变得好看了一点,而且随后轻咳一声,对杨振温言问道:

“既然如此,杨爱卿何不领旨?”

“是啊,杨总镇你还有可迟疑的,还不赶紧领旨谢恩?!”

“汉卿你可是高兴糊涂了,还不快领旨谢恩?!”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一边上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有司礼监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王德化也立刻出言提醒杨振。

而且王德化一边冲着杨振说话,一边还对杨振使劲使眼色。

那意思也很明确,就是叫杨振赶紧领旨谢恩就完事了。

杨振眼下当然还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得崇祯皇帝松口封他一个世爵,有很大的原因就是陈新甲和王德化两个人在发挥作用。

没有他们两个人一内一外、一唱一和,替杨振争取世爵的话,以崇祯皇帝对皇明世爵的看重,一个世袭的伯爵是轻易不会封赏出去的。

崇祯皇帝当皇帝十七年,中间战争不断,期间立下重大军功的文官武将,不可谓少,可是他封出去了几个世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