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母子连心(2 / 2)
于是赶忙到村长家里来告知情况,这村长听说乌达里青是去山上砍柴未归就安慰自己母亲说道:如果明天天亮后还未见自己回来就派人上山去寻找,反正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那种。
就这样母亲实在没办法了就只能回家等了,要说这一晚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夜,隔壁村当天夜里就发生了抓壮丁的情况,因为怕哪些人来燕山郡抓壮丁,所以郡里的年轻人当晚就全躲到后山的山林中去了。
因为母亲年纪大了,而妹妹们也还小,所以不用躲抓壮丁,就这样母亲带着几个妹妹安心的在家等着自己。
要说能安心等着那是不可能的,儿子一天没消息,母亲就一天不能安心,母亲躺在床上的这一夜是反复难眠的,一是怕自己儿子被抓了壮丁,二是怕万一在山上遭遇到啥不测,要是被抓了壮丁还好说,致少还有条命在,但如果……
想到这,母亲不敢再往下想了,希望菩萨能保佑自己儿子平安归来吧!母亲心里默念到。
第二天一大早,村长就来家里打听情况了,听到乌达里青彻夜未归,村长也着急了,于是便在村里组织了几十个青壮一起上山寻找,结果嘛……不言而喻,找是找不到的,看着无功而返的村民,乌达里青的母亲彻底漰溃了,因为刚刚从隔壁村得到消息,昨晚那些在隔壁村抓壮丁的人就是从乌达里青砍柴的那个方向过来的。
现在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十有八九就是被抓去充当兵员了。
村长见乌达里青的母亲漰溃的样子就安慰道:老婶子,你先保重身体要紧啊!里青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这孩子聪明着呢!虽然现在没找到人,但我相信这孩子一定会回来的。
母亲知道这是安慰的话,但还是止不住心里的悲痛之情。
这样吧!我等下托个人去外面打听一下,看昨晚那些来抓壮丁的人是那个番王(现在叫军阀)的手下,看能不能打听到里青的下落。村长安慰道。
听了村长的话,母亲的情绪好了很多,只要能知道孩子还活着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傍晚的时候,村里安排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据得到的可靠消息是,那些被抓了壮丁的人里并没有抓到一个叫乌达里青的人,这就说明,这个乌达里青并不是被抓壮丁了,而是失踪了。
满怀希望的母亲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听到消息的瞬间就晕倒在地了。
说到这就要说说乌达里青的家庭结构了,在里青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当时最有名的一个番王手下做军需官,因为有职务上的优势,所以里青小时候还是过得很不错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小康生活了。
因为家境条件好,母亲共生下了里青和三个妹妹四人,虽然家里人口多,但这都不是问题,父亲不但每月都能领到足额的月奉,还能多多少少得到额外的油水。
就这样,这一大家子平平安安的过了七八年,本以为会这样一直过下去,但天有不测风云,天下太平的这几年间,其实一直都在暗流涌动,各地番王都在暗中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扩大地盘,终于因一次番王间的借粮风波而演变成了一场大乱斗。
在这平静的几年中,各地番王都在相互摸对方的老底,都在等着能给对手雷霆的一击,在这人命如草莽的年代里,只要自己有足够的人和钱就能雄霸一方,只有消灭了敌人才能更好的保存自己。
很不幸,在这场番王大混战的局势里,乌达里青父亲所在的那个番王是兵力最弱的,在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那个番王就被彻底打败了,落败后的番王只是失去了领地,并没有被杀掉,只是过起了阶下囚的生活。
而他手下幸存的兵将们就惨了,全被杀光了,在乌达里青儿时的记忆中,最后一次见过父亲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那夜寒风呼呼的敲打着门窗,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家里的宁静,只见父亲和两个身披软甲的军官交谈几句后就急匆匆的出了门。
这一别就再没见过父亲了,后来每次问起父亲时,母亲总是说父亲去了个很远的地方了,等父亲赚够了钱就会回来给他们兄妹几人买新衣穿。
很多次乌达里青心里想着,哪怕父亲没挣到钱也没关系,致少一家人能快快乐乐在一起就足够了,这个美好的愿望随着自己不断的成长,很快就从别人口中知道了父亲去很远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了。
看着母亲为这个家没日没夜的操劳,乌达里青从心里发誓要让母亲和妹妹们过上幸福的活。
为了能减轻母亲的负担,身为家里长子又是唯一男人的他,早早的就接过了家里的重担,父亲走的那年他才七岁,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学习操持家务,到九岁就学会了一切家里家外的各种技能,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都不会让母亲动手,那些因为力气小而实在做不了的农活才会让母亲帮着做一些。
看着乘巧懂事的儿女们一天天的长大,母亲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儿女是母亲心里唯一的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