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什么都开始比(1 / 2)
家长会不要求孩子参加,孩子不用去。
张彦明在两个小宝贝殷切的目送下,溜达着去了学校。
离的近这种感觉是真的好,不用车马劳顿,也不用什么提前量。
这种幸福将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大学,初中高中都在附近,最远的高中也没超过三百米:就在大马路斜对过,医院西侧。
想想那些生在偏远农村和山区的孩子,城里的孩子是真的幸福啊,连带着大人都是幸福的。
今天学生都放了假,家长可以把车开(骑)到校园里,反正地面上都是积雪也不怕碾压,还安全。学校大门就顶在大马路边上。
张彦明来的应该是最晚的那一批,眼瞅着都要开始开会了。
他看了看,校园里停着不少车,总有个几十台的样子,虽然对于全校几百学生来说好像比例不高,但这才是2000年呀。
京城的富人比例在这个时间段是全国最高的,这里是政策的中心点嘛,各方面总能走在前面。
整个九十年代富起来的人那是相当多的,在路边练摊都能年入几十万,年入百万千万的人也不算什么稀奇,大有人在。
京城是这会儿全国大奔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申城和羊城还在发展当中,还没开始怎么收获呢。
几年以后,富人最多这个头衔就落到羊城去了。
那边因为涌进了大量的外地务工人员,本地人开始大量修建楼村用来出租,躺着就把钱赚了,多少年以后都是坐拥多少栋楼的富一代富二代。
而申城和京城因为政策限制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楼村,原住民也发不了这个财。居住条件变得越来越差,收入也一直偏低。
这个年代很有意思,好像随着经济的觉醒,人的某种欲望也跟着醒了,BB别在腰上,衣服就要收到裤子里,手机也一样。
有车的总喜欢把车钥匙拿在手上,好像怕弄丢了,往哪一坐就仿佛随意的放在面前显眼的位置。
冬天受天气限制,能显摆的机会就不多,大衣太厚了,于是等坐下来就好像兜里放不下了似的,都摆到桌子上。
其实从后世的眼光角度,或者上帝视角来看,还挺有意思的。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讲身价了,出门在外开口闭口都是公司上市,什么大生意,吃饭就是西餐红酒,一喝都是咖啡。
也不知道街面上的西餐厅够不够用。其实还真不多。
老外的月亮在这会儿是最圆的,还相当亮眼,和外国搭上点边就是高档,哪怕只是起个外国名儿。
出国热达到颠峰,向往出国的人最多的就是京羊申三座城市,但实际上出国数量最多的还真不是这仨地儿,是之江省。
从八十年代开始,不声不响的,就是一船一船往外运。
等到2000年这会儿,别的地方还在争抢着出国的时候,之江人已经在外面挣了钱,搞出口转内销了。
他们那边的人比较崇尚家族和团队,老乡之间能相互扶持,连出国都可以相互担保,花销可以到了外面再慢慢还,所以罕有出国以后不成功的。
南方人普遍头脑活络,比北方人更容易成功。但头脑活络往往也就代表着底线极低,什么都能干都敢干。这也是事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