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7章 新模式(2 / 2)

加入书签

这些东西都比较隐蔽,还需要定期更换位置,对孩子和大狗来说实在是不友好,容易受伤。

现在主楼四周的草坪就是纯草坪,里面的石子儿都是经过几次清理的,就是在几棵大树下面摆了些大块石头。

这样可以保证孩子们和大狗在上面跑来跑去哪怕摔倒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这些草能过冬吗?怎么过冬?”成坤是渝州人,那边没有冬天,他也真不知道草怎么过冬。

这么大面积的草坪,要是一年需要重新铺一次,那花费可就大了。

“可以过冬,在结冰之前用水浇透,把它们冻在里面,第二年就会正常发芽生长了。这种草可以存活五到七年。”

“您这里应该比正常球场的存活时间要长,”同立军比较懂这方面:“也就是主楼附近这一片儿可能需要更换,外围没事儿。”

孩子不会经常跑出去那么远,也就是在主楼附近玩儿,没人踩的地方存活率就高。

“我听着他您啊您啊的就不自在。”老黄对张主任说了一句。

张主任就笑:“就是习惯,京城人生下来就这么说,你让他改他也改不过来。”

“光子怎么没过来?我看他媳妇爸妈都来了。”老黄扭头问张彦明。

“在蓉城。”张彦明解释了一下:“基金从下半年开始换了一种运转模式,这是第一个项目,让他过去盯着点。过几天我也要去。”

“现在怎么搞?”张主任问。

以前枫城基金到处捐建学校,修路,搞一些助农项目,后来出了不少问题,这些张主任都知道,也帮着出过主意。

“不搞那么零零散散的了,”张彦明摇了摇头:“这东西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儿,地方上的配合也很重要。

有些地方的穷和乱不是没有原因的。

从下半年开始,我们基金会以国家级贫困县为目标,通过省里和地方上签定协议,公事公办的这么搞。

主要推动一些扶贫助农的项目,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协调捐助,确保做一个成一个。”

“不建学校了?”

“建,会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对当地现有学校的维修扩建,另一个就是在需要的地方筹建我们自己的学校,不交给地方。”

“全部自己主导?”张主任想了想,点了点头:“我觉得不错,这么搞起码不会反复,干一个能成一个,也不用受太多制约。”

“主要是有些地方……想法和行为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也无法接受。”

“那就不接受,有什么好生气的。”

老黄摇了摇头:“前几天我们这边开会,会上还提到了你们基金,大家还在说要不要向你们学习,也搞一个出来。”

“你们想搞就搞,不想搞就不搞,这方面完全是靠自愿,不要去勉强,没有意义,更不要公式化,到时候好心办错事儿。”

张彦明摆了摆手:“我不看好由组织单位搞的这一套,更不赞同勉强公益。这东西全凭自愿,不管是搞大搞小性质是一样的。”

“不是越多越好吗?”

“我认为不是。我觉得只要去做就是好的,和多少无关。我不赞同倾尽全力,更不赞同道德绑架。

建一所学校和给无家可归的人买一碗饭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都是善举,都是奉献。

而且我要说一句,倾家荡产式的慈善我并不认同,你自己都保证不了自己的生活,保证不了亲人的生活,何谈善举?

反正我感觉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