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工程与货币(1 / 2)
大业13年,9月11日。
郑森通过广播电台,向境内公布了总督府的迁移方案,从胡逗洲的南通县迁移到松江府吴州城。
此时的吴州城内,除了改名为岭南办事处的临江酒楼之外,其他私人产业已经全部被没收。
临江酒楼的宋阀驻地,也是当前唯一被人革联正式批准的外交机构, 当然作为代价,人革联也会派遣人员前往番禺,建设自己的办事处。
松江府府长是秦墨,他在推进改革工作上,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郑森就让他担任松江府府长。
此时的吴州城,被清理了世家大族之后, 遗留下大量的府邸, 这些府邸迅速被利用起来, 改造成为各种设施。
比起古典时代对于城市功能的粗糙规划,人革联对于城市的内部功能规划,做了非常多的严格规定。。
例如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和行政办公区、道路规格、供水设施、公共厕所、城市内河、排水管道、园林绿化之类,都有明确用严格的规定。
为什么古代城市容易爆发瘟疫,就是因为生活垃圾、人畜排泄物、污水没有处理好。
宋师道和宋玉致兄妹俩,和几个随从行走在大街上,好奇的观看着人革联在进行的一切。
前方的街道上,一个大府邸被拆除了一面围墙,大批民众汗流浃背的工作着,工程师则那种测量工具,在工地上不断测量着,按照图纸修建。
“哥,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宋玉致好奇的张望着。
宋师道走到一个木板旁, 上面贴着这個工程的规划图、简要说明。
“城南公共厕所?原来是茅厕……”宋师道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将一个大府邸改成茅厕, 难道是为了羞辱江东世家?
而且一路走过来,他发现吴州城到处都在施工,这规模着实是有些庞大,只是这个徭役……
慢着!人革联不是宣称永不征召徭役的吗?难道只是口号而已?
宋师道狐疑的看着这个工地,只是他又非常疑惑,为什么干活的民众笑容满面?干活也非常卖力?
这个情况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对于一个门阀子弟而言,宋师道仍然残留着官方工程,只能通过征发徭役进行建设的古板想法。
却不知道人革联的运行模式,如果他看过郑森编写的《公共工程与经济循环》,就会明白这其中的经济原理。
越是天灾人祸密集的年份,越是要启动大工程,通过大工程消化多余的劳动力,又通过支付劳动力工资或者物资,从而让民众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
这个模式是有前置条件的。
第一,官方有足够的物资储备。
第二,对基层有足够的管理能力。
有这两个条件之后,才可以进行大基建的投资建设,拉动经济进行循环。
而古代封建王朝的徭役,那是杀鸡取卵式的公共工程,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能够长久维持徭役工程才是见鬼了。
其实西汉的官营工厂模式非常好,如果可以引入有偿劳动的模式,凭借西汉的官营工厂、茂陵制,是可以大规模进行基建工程的。
只可惜中原王朝的很多先进制度,总是陷入人亡政熄、改朝换代的死循环之中。
此时的宋师道,就是想不明白,人革联为什么可以让民众兴高采烈的接受“徭役”。
直到他走到一个刚刚改造完成的供销社前,才知道答案。
供销社前,此时一大堆妇女排着队,每个人都提着竹篮,有相互认识的妇女,正三五成群的讨论着。
“翠花,你家老汉不干挑夫了?”
“他去城西的大法寺做工了,一天80晶币。”
“听说去修码头的钱更多,就是不能随便回家。”
“那些贵人们之前不是说,新朝要没收土地和粮食……”
“呵呵……他们那些家里面一大片田的,和作奸犯科的才要没收,咱们又没有犯法。”
“我就娃子说了,学堂先生要他们多读书,免得日后被人给骗了。”
“那帮地主老财,就知道收租子,还勾结公差欺负咱们,还是新朝好呀!”
在那七嘴八舌的吴音之中,宋师道这才知道他以为的“徭役”,其实是有钱拿的,怪不得那些民众兴高采烈。
只是人革联的钱粮难道如何供应?
虽然他知道人革联查抄了江东世家,肯定收获非常多的钱粮,但这些粮食总有用完的那一天,而亩斤税又是人革联的根本政策,以后的钱粮如何获得?
在思考之中,他被宋玉致拉着进入了供销社里面。
这个供销社,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超市。
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并不是夸张而是真的琳琅满目。
特别是那一架子的玻璃制品和玻璃镜,简直是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宋师道小心的拿起一个绿色的玻璃杯子:“这是药玉做的,竟然如此便宜。”
货架上有标注价格,杯子上有贴了一张有数字的标签,他这几天恶补人革联出版的《筑基》,了解过这种特殊的数字符号。
一个玻璃杯子27晶币。
玻璃制品的货架上,除了玻璃杯子,还有玻璃茶壶、竹编外壳的玻璃热水瓶、五颜六色的玻璃头饰、手镯、吊坠、仿玉佩。
以及在外地异常昂贵的玻璃镜子。
宋玉致拿起一个翠绿色的玻璃手镯,简直和剽国的翡翠手镯不遑多让,她有些爱不释手。
将手镯放在供销社提供的竹篮里,她继续挑选着饰品。
宋师道则走过玻璃制品专区,来到粮食售卖区,这里很多脱去谷壳的大米,小麦磨成的面粉,晒干的黄豆和蚕豆。
“陈米12晶币一公斤?新米16晶币一公斤?”宋师道有些惊讶,这个价格确实不高。
不过粮食是限购的,想囤积粮食都不可能。
而且宋师道还看到占城稻,上面的牌子上写着[占城稻—籼米—春稻(适合炒饭),价格13晶币每公斤]。
走过粮食专区,就进入了调料专区。
几个妇人拿起小铲子,铲起雪白细腻的雪盐,装入一旁的小牛皮纸袋里,还小声的讨论着价格。
“雪盐65晶币一公斤……”宋师道真的太惊讶了。
这是最便宜的调料,然后就是雪糖、冰糖、红糖,以及价格非常高的花椒、藤椒、姜黄、桂皮、陈皮、肉蔻之类。
唯一一种比较便宜的调料,是一种明黄色的晒干香料,上面写着[神农架黄辣椒(辛辣),273晶币每公斤]。
黄辣椒和盐之所以便宜,那是因为人革联境内可以生产。
很多人以为辣椒的原产地是中美洲,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