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路线的选择(2 / 2)

加入书签

“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袁术为行僭越谋逆之举,已经派人联络吕布,欲与吕布结成盟友,我们下邳陈氏自会全力阻止此事。”

“不过就算我们拆散了袁术跟吕布的结盟,袁术仍然拥有三十万大军……”

“且慢”,陈登还没说完,徐庶就出言打断他道:“都说袁术坐拥三十万精兵,到底有多少?”

陈登尴尬一笑,迟疑着道:“十万差不多还是有的。”

十万还差不多,若是只有十万兵的话,到时候曹操引走一部分,刘表再牵制一部分,己方所面对的军事压力将会大大降低——大事可期啊。

想到这里,徐庶的脸上闪过一丝欣喜的笑意:“元龙兄,你请继续。”

陈登微微张了张嘴:我还说什么?

说还是要继续说下去的,陈登只能接续说道:“届时使君若是出兵广陵,我们陈氏会帮着使君游说,尽力助使君夺取广陵的。”

言罢,于琦跟徐庶交换了个眼神,由徐庶问道:“那你们陈氏所求为何?”

“既为百姓,也为天下。”

呵呵,说的比唱的都好听,这八个字,于琦是一个也不信。

不信归不信,却不妨碍于琦抚掌称赞:“元龙兄为天下苍生不惜奔波千里,佩服佩服,若是我能攻取广陵,自当表元龙兄为广陵太守。”

这些世家大族,平时不动如山,坐待天时,一旦时机来临,就会率先蹦出来筹谋好处,就像陈登所在的下邳陈氏,原本的历史中,因为没有于琦这个更好的选择,在面临袁术称帝的这个机会中,陈登不得不跨过吕布跟刘备两个势力,选择跟曹操合作,从而一步登天,成为郡守一级的官员——这便是世家大族一贯的手法。

利益交换嘛,不寒碜。

听到于琦说出等同承诺的回复,陈登一直挺拔的脊背当即放松下来——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还有更大的收获。

深深看了一眼于琦,陈登决定回去之后就跟父亲好好商量商量,同时加派人手打听江东的情报:于琦这个人,可能是比一方银印更大的收获。(注:太守配银印。)

此行的目的既已达成,陈登又有满腹的疑惑要跟父亲商量,便不再逗留,很快就告辞离开。

在陈登离开之后,于琦有心与众人商议广陵之事,只是在双手碰到案几的时候,才忽然想起:一共有五张拜帖,他是不是忘了什么?

想到那个被吕布派出来出使的不知名的使者,于琦便兴致缺缺,尤其是在接连接见了袁胤、简雍跟陈登之后,整个淮南的局势在于琦的脑海中已经越发的清晰,对于吕布那边,于琦已经不甚看重了。

本着对当世第一猛将的尊重,于琦还是召见了吕布的使者。

不出于琦所料,吕布的使者果然没有什么新鲜的说法,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套,而且考虑到吕布有噬主的特性,于琦更是敬而远之,跟对待袁胤几乎一样,简单说了两句,便打发走了了事。

送走了几位使者,于琦这才对全程参与的几位部下道:“事情的原委,你们也都知道了,都说说吧,尤其是广陵之事,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说起广陵,于琦就觉得好笑,不管是刘备也好,还是陈登也好,似乎都把广陵当成了一块悬在自己眼前的肥肉,作为引诱自己出兵北上的一个好处。

换成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军阀,恐怕都忍受不了这个诱惑,毕竟是一个郡呐,还是广陵这种地处淮南膏腴之地的大郡。

但是于琦跟这个时代的军阀们都不一样,自小接受教员思想教导、深受教员思想影响的于琦,坚信人才是比地盘更加宝贵的财富。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句话一直被于琦记在心头,当成一条行为准则来执行,这也是于琦一直锲而不舍的在江北收拢流民的原因。

广陵是死的,人是活的,相比广陵,于琦更重视他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跟他的队伍比起来,广陵还是次要的。

作为跟随于琦时间最久的徐庶,自然也知道于琦这种“更看重人”的习惯,这也是他认为于琦值得效忠的原因;是以在于琦问出这句话后,就大致猜出了于琦的想法,不过他并未开口,而是等着其他人先说。

作为新人,虞翻、周瑜跟顾雍三人悄悄的对视了一眼,见徐庶跟石韬这两个老人都没有开口的打算,便由跟于琦关系更加亲近的周瑜开口道:“使君,我认为广陵之事还是值得一试的。”

“自陶谦死后,徐州历经刘备、吕布两任州牧,州内至今未定,作为徐州大族,他们需要一位强力人物来保证他们的权力,遍数周边,袁术、吕布皆不可信,兖州的曹操又离着太远,只有使君,有忠君爱民之名,且与广陵仅一江之隔,正是他们的最佳人选。”

“若是使君能占据广陵以及九江、庐江两地,便全据淮南,声势必然大振。”

周瑜说完之后,就注意到了徐庶跟石韬两人的神色并无半点变化,心中不由一动:难道我说的不对?

就在这个时候,于琦直接开口解答了周瑜心中的疑问:“公瑾说的很对,不过我问的并不是这个。”

“之前太史慈跟甘宁在议事时有过争论,争的便是北征的路线选择问题,你们也都知道,去年我便派李通占据皖县,在皖县屯兵屯粮,以此作为北征的前站。如今咱们全据江东,地盘大了,选择也就多了。”

“之前我计划的是出皖县,攻庐江;太史慈后来又提出出牛渚口攻历阳,甘宁的话虽然当时没有说完,但是他的想法我大体也能猜得出来,无非就是借助水师的便利,沿施水北上巢湖,从巢湖出发攻打九江跟庐江,或者再激进一点,率舟师北上,从淮水逆流而上直逼寿春。”

“现在陈登又提出了第四条路线,那就是兵进广陵,以广陵为前站攻打九江。”

“这四条路线各有利弊,怎么才能在减少损失的同时获取最大的战果,你们都好好想一想,然后咱们再好好议一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