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日常乳孙(1/1)(2 / 2)
“什么生老病死啊?大军开拔之际,怎么说出这等晦气之语啊?”
说话间,又有人从楼下船舱中上来,为首之人刚刚冒头,话就传来上来,却是此次随于琦出征的丹阳太守是仪,除了是仪之外,一同上来的还有主簿刘晔、功曹石韬、簿曹顾雍,这几人,便是此次随于琦北征的文臣班子。
“子羽呀”,于琦笑着指了指是仪道:“你的耳朵可不如你的脑子灵光啊。”
“我刚才跟元直在说呢,此次北征,事关我们江东气运,若能据有淮南,便可虎视中原,进可攻退可守,如若不然,便是偏安之局,北上无望啊。”
说到这里,于琦抬了抬下巴,指了指不断从船下经过的水师战船道:“船上皆是英勇敢战之士,你们都是智计无双之才,我希望这次北征,你们能尽心竭力,为我们江东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
随着于琦的话音,是仪望了望徐庶,又与刘晔等人对视一眼,随即齐齐躬身行礼道:“属下必当尽心竭力,愿为主公效死。”
把是仪等人一一扶起之后,于琦心中却想:什么时候把这番言语再跟武将们说一遍,毕竟带兵打仗的,还是这些武将们啊。
就在于琦矗立湖口给北上讨袁的将士们充当壮行工具人的第三天,从巢湖运兵回来的水师送来了太史慈的军报。
经过几天鏖战,太史慈成功击败了盘踞巢湖多年的巨寇郑宝,枭其首传于巢湖周遭,并在有心人的带领下,将郑宝匿在各地的贼巢一一拔起,彻底清除了这个盘踞巢湖多年的贼匪势力。
至于此战中的缴获,其中的钱粮布帛,被太史慈按照于琦的命令留下充作军资,其他的金银器皿、铜铁原料、简陋武器等,都被太史慈打包,随同俘获的人口一起押送了回来。
这部分被俘获的人口,大部分都是淮南地区,尤其是巢湖两岸的活不下去的百姓,这些人将被送到郑浑的手下,去屯田种地,其中的部分精壮,则会被郑浑挑出来充入军屯当中,充当屯田兵,若是前方战损较多,不得不从后方再次调兵的时候,这些屯田兵就会被征发去前线卖命了。
而前段时间在郑浑调研完彭蠡泽两岸的屯田营后给于琦的汇报中,提到了目前屯田营中的人数配置,其中民屯人数最多,至今已有二十余万将近三十万的百姓在彭蠡泽东岸的屯田营中屯田种地;军屯人数较少,仅有民屯的一半不到,堪堪达到了十万之数,不过军屯当中妇孺较少,多为青壮,若是扣除妇孺,军屯之中当有三万余众。
这都是于琦的后备军、预备役啊,凡是进入军屯营中的,皆是不甘平凡、有志于沙场立功搏命的悍勇之徒,这些人农耕之余,便事操练,征发之后,到了阵前操练几天、熟悉几天,再打上几仗,若能活下来,便是一员军中的好手。
于琦看着被战船送到后方的淮南百姓们,心中暗自盘算:若是郑浑能从这些人中再挑出几千人充入军屯,军屯的人数便有望突破十万大关,可充当战兵的青壮,亦可达到四万大关。
四万经常接受操练的屯田兵啊,多么庞大的一组数字,要知道于琦现有的军队主力也不过四万人而已。而屯田兵的人数竟与于琦现有的军队主力人数相当,若是能征发他们前去攻打合肥的话,于琦在合肥城下也能聚起七万大军,四舍五入的话就是十万啊,约等于孙权攻打合肥的军队数量了。
这个想法仅仅在于琦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下便被于琦摁下,原因无他:没钱。
于琦的士兵可是月月发饷,立功之后的赏赐更是丰厚,便是士兵的装备,于琦也尽量配齐,就拿甲来说,虽然没有那么多铁甲皮甲,但是竹甲的话,于琦还是能保证人手一件的,甚至还有替换,坏了之后当天就能更换。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主动报名希望参军的青壮了,若非于琦一直有意控制军队数量跟质量,于琦的军队现在膨胀一倍也不夸张。这四万多装备齐全、操练熟练、技艺精通的主力军队,便是于琦北伐的底气跟依仗。
于琦虽然自恃军队精良,但他也明白这其中的弊端,那就是兵精而量少,一次大败,就能让他元气大伤,不似那些中原诸侯,随随便便拉壮丁便能拉出十万大军来。
所以于琦打仗一直谨慎,就像这次北征,于琦并没有通过陈登借道广陵直扑寿春,而是堂堂正正的攻城拔寨,打一路平一路的稳稳当当的推进过去,便是这个道理。
在袁术主力被曹操牵制的前提下,结硬寨打呆仗,却是眼下最适合的打法。
“诸葛一生唯谨慎”,这是被于琦记在心头,时常在脑海里念叨起的话。
随着押送俘获的郑宝部众的战船返回,最后一批北征将士从柴桑水寨登船,出湖口入大江,转施水入巢湖,正式踏出北伐中原的第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