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0章 施修远的目的(2 / 2)

加入书签

只要是没有完全拒绝,关闭交流通道,下次拿出完整的节目拍摄方案,说服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不是施修远非得邀请杨振兴不行,亦或是今天来的操作有些过于和没必要。

而是现在放眼国内,能像杨振兴这样的主持人几乎没有。

娱乐明星和综艺主持人倒是有许多选择。

但是他们主持或者热闹气氛可以,这方面能力毋庸置疑。

可对于专业方面的知识,完全两眼一抹黑,只能照着节目组提前准备的信息念出来。

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能好吗?

完全跟演戏一样,照着台词讲一些随处都能查到的信息,完全没有自己的内容,直接就是捧读。

相信观众们也不喜欢看这样的节目,还不如直接请播音员单独念旁白呢。

要是请专业的厨师,或者饮食相关的专家学者。

他们的匠气味道又太浓了,不能像主持人那样,可以顺着一句话或者一个场景,深入的挖掘更多信息,提出更多问题。

而且专业人员还有一个毛病。

那就是不管干什么,动不动就容易把局面搞成讲座或者讲坛。

跟上课一样,死板的把知识讲出来,无法用更直白的语言,生动灵活的将相关知识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这种节目教育台有很多,从头到尾都是干巴巴的干货。

除了有需要的人,谁能看得下去?

观众们收看电视节目,更多是为了娱乐放松,释放平时生活工作积攒的压力。

无法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们乐呵呵的收看节目的同时,还能了解学习到专业知识,那只能是寻常的科教纪录片,算不上偏综艺的纪录片。

结合上面说到的两种人,杨振兴无疑两者兼顾。

首先他作为厨坛大师和饮食公司老板,专业方面无可挑剔,甚至比一般厨师和专家学者更厉害。

其次拥有大量拍摄综艺的经验,知道该用哪一种表达方式,把信息传递变得更加通俗易懂、风趣幽默。

面对接受参访的相关人员,懂得如何引导出需要的内容和问题,一针见血点出节目想要展示和表达的意思。

最关键的是节目组在准备录制的时候,工作也会变得轻松许多,不需要准备太多资料。

只需要告诉这一集在哪里拍摄,拍摄的内容又是什么。

他完全能够自己解决需要用到的资料信息,甚至有一些知识,还是普通人查阅资料无法获知,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的内容。

比如某地的一道菜,查资料能够查出这道菜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来的,制作的菜谱步骤是什么样的。

换做杨振兴的话,他在说出上述信息的同时。

还能把诸如不同地区这道菜的不同、制作方式的区别,甚至这道菜发生过哪些演变、是哪里的哪位厨师,因为什么原因创制或者改良的,都能明明白白说出来。

所以拥有这几个方面能力的杨振兴,自然而然成为施修远拍摄偏娱乐性质的美食纪录片的首要人选。

为了防止可能会被拒绝的情况,他才要提前先打好预防针才能安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