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0章 孙权的妙计!(1 / 2)

加入书签

身为人主,若赏罚不明,只顾着宣泄愤怒,那就是残暴不仁的暴君。

这个道理,张昭明白,孙权也明白。

怒火中烧的孙权听得张昭的谏言,强行将满腔怒火压下,把那位受惊的将士又给喊了回来。

“罢了,只斩首昨日当职者。”

“喏。”

见自家主公这么快恢复了镇定,将士心中一喜,赶紧执行命令而去。

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换,孙权就屏退左右,整个空荡荡的大堂只留下他自己与张昭、张纮二人。

“主公,军械库中有我军准备攻打庐江所用的十万余支箭矢!现在被这场大火烧毁得十不存一,您是打算暂时搁置战事,将进攻庐江的计划延后几日?还是?”

先前沉默不语的张纮第一个开口提醒道。

“我们先前加派人手,不知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赶制出这么多的箭矢,现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哎……”

孙权又是一声长叹,他虽然强行控制住自己外在所表露的情绪,可心底里的难受还是久久不能平复。

这也难怪,换做是谁,突然之间碰上这种损失惨重的天灾人祸,都很难做得到心中毫无波澜。

“主公,事到如今,还是先商议对策吧!在下以为,进攻庐江的计划必须延后,然后命工匠们日夜赶工,尽快再打造十万箭矢!”

张纮深思熟虑地提议道。

还不待孙权开口,张昭就出言否定道:“子纲,这恐怕不妥啊!

前些日子,我们就收到情报,称周瑜已经命人传信给楚云、曹昂,向他们求援,若是再耽搁几日,楚云、曹昂率大军驰援庐江,咱们就先机尽失了!

再者,十万支箭矢工程浩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赶制得出来,就是把江东所有的工匠们都逼死,也是无济于事的。”

张昭说的也是实话,十万支箭矢数量庞大,再说这一战对江东而言同样至关重要,就算要追求高效率的同时,也不可能放低对箭矢本身的质量要求。

可要在“又快又好”得前提下赶制出十万支箭矢,简直是天方夜谭。

面对张昭的质疑,张纮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将目光转移到孙权的身上。

身为臣子,他们纵然有自己的想法,也只需要提出即可,最终如何决定,还是取决于主公的意思。

听着两位最倚重的长辈心腹各执一词,孙权心中一阵翻江倒海。

“为攻克庐江,我计划了足有半年之久,绝不能因为这一场大火就放弃!”

听孙权这么说,张纮松了口气,谏言道:“主公,那不妨尽快将命令传达下去,让工匠们争分夺秒赶制箭矢!”

“子纲先生莫急。”

孙权嘴角上扬,似是想到了一道良策,继续道:“我若是没记错的话,这几日长江大雾弥漫,遮天蔽日,没错吧?”

张昭点头道:“回禀主公,江水上确实大雾弥漫,甚至连两江岸上都看不清江内的具体情况,主公莫非打算借大雾奇袭敌港口?”

“奇袭港口还为时过早,不过我倒是想到一个能尽快凑齐十万支箭的法子!”

孙权神色愈发得意,身旁的张昭、张纮二老却是一头雾水,全然不解。

“凑齐十万支箭?难道除了赶制之外,还有其他办法……?”

张昭与张纮对视一眼,二人都没领悟到孙权想到的办法。

“传令,让工匠们赶制两万草靶,务必在后日黎明前全部赶制出来!明日我有大用!”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两万草靶听起来数量不少,可草靶不像箭矢。

箭矢虽小,却需要精工细作,草靶体积虽大,但只要随便用几捆稻草简单捆绑制作即可。

张纮不知孙权的用意,还是应道:“在下这就传令去!”

目送着张纮离去,张昭还不明孙权之意,还是劝言道:“主公,当真要继续攻打庐江么?这两万草靶又如何能凭空变成十万支箭矢……?曹昂、楚云很可能已经派遣大军赶赴庐江,攻打庐江一事,还请主公三思啊!”

这个时候,孙权脸色一变,不再是和颜悦色,而是有几分不满地问道:“子布啊?且不说我们能否凑齐十万支箭矢。

曹操会发兵支援庐江,这本就在我们的计划预料之中,若非如此,我也不会等到今天万事俱备才对庐江动手。

听你的意思,莫非是被那曹昂、楚云吓怕了不成?他们发兵支援庐江,我们就必须避其锋芒不敢与之一战么?

你是觉得我们江东将士不如曹军不成?!别忘了就在前些日子,曹昂的十万大军就败在刘备的手上!

难道在你眼里,我江东十万水师,还不如刘备手下的那些乌合之众?!”

孙权身处江东,只听说有关南阳战事的结果,至于具体过程并不了解,当然也就不知道诸葛亮的厉害,只以为是曹昂不敌刘备,因而对曹昂甚至连带楚云的能力都变得轻视起来。

本来孙权是不想对张昭这位长辈用如此严厉的语气训斥,可对方居然倚老卖老地屡次对他的决定提出质疑,这让身为人主的孙权忍无可忍,才出言犀利地教训了张昭一番。

见主公动怒,张昭不敢再多言,立即心慌意乱地作揖低头,替自己辩解起来。

“主公息怒,在下绝无此意!在下只是……只是……”

张昭眼珠急转,想运转脑筋想出一个合适的借口来搪塞过去。

孙权打断他的话,不耐烦道:“够了!子布,我已经说过很多次,庐江我势在必得,别说是曹昂和楚云,就是曹操离开邺城亲临,也阻止不了我的决心!”

这时的孙权正值大好年华,意欲一展抱负,继承父兄遗志,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功名大业。

如果不是孙策临死前的那一纸遗书,加上楚云从中插手,他当初就能稳住周瑜,并将庐江收到自己的掌控下,早日进军中原,大展宏图了。

即便横生这般枝节,孙权仍一心想击败周瑜,收复庐江,进而进取中原。

先前时机未到,他才隐忍至今,积蓄实力,为的就是现在。

“在下明白了……在下愿倾尽全力,助主公完成心愿!”

孙权把话说得如此决绝,张昭震惊之余,立刻表态道。

见这位老臣终于表明立场,孙权脸色稍缓,不再难为他,颔首道:“好,希望日后你我主臣齐心协力,成就一番功名伟业!”

——

两日后。

清晨,滚滚长江之水,时而波涛起伏,时而风平浪静。

唯有潮起潮落之声在江岸不断回荡,十年如一日。

大雾在江水中弥漫,让江面变得一片朦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