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宣传(1 / 2)
所谓未虑胜,先虑败,一场近乎灭国的战争,肯定不能不考虑失败的可能。朱翊钧先跟刘显讲清楚战争的目的,随后又问起若军事行动失利,将如何处理。
刘显回奏道:“臣在武学这一年,所得胜过臣戎马半生。臣以为,新军三千,足以横扫缅甸。若以之为主力,汇聚大军,千人即可当对方数万。”
“只要火力充足,臣以为打缅甸不用一万新军,三千足矣!”
朱翊钧听了,心中欣慰,但嘴上说道:“都督不可轻敌。一者我军深入,地利非我所有;二者四面皆敌,人和非我所有;三者缅甸多雨,不利火器,这天和双方共有。若轻敌了,恐招败绩。”
刘显现在对新军的作战能力有些迷信,听了嘴上应是,心里却不以为然。朱翊钧将清末三元里抗英的故事拿出来,改头换面的说了,把战果也夸大了十倍,这才引起了刘显的重视。
朱翊钧道:“此类战事,最忌讳的是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因此到了缅甸,也要讲究军纪,且不可浪战。”刘显听了点头,大声答应了。
朱翊钧见打消了了他轻敌的念头,又问了对付象兵的战法、关于山地作战的一些要点,刘显都对答如流。朱翊钧最后听他非常清晰的阐明了作战系制定的,关于战事失利的应对方案,才知道刘显名将之名并非幸致——总算放了心。
......
万历四年在朝廷安排好出征缅甸之后结束了。在年底的总结诏旨上,朱翊钧表彰了第二批双优异官员。本次共有六十八个县令、十五个知府,获得了朝廷荫官一名的奖励。
而在万历三年年底,仅有六个县令,一个知府获得了朝廷荫官一名的奖励。
获奖官员可选后代一名,直接走武官锦衣千户虚授或百户实授;也可走文官途径进国子监读书后直接选八品以下实授官职;特别优异的一个典型,被皇帝直授同进士出身,儿子还没加冠,七品官直接到手。
这下子刺激的有点厉害,让已经被拧紧发条的各级官员,在本年度出现了好几例过劳死。因为黄淮大兴工役,万历四年直接牺牲在工地的下层官员也达到了十一员名。
此际明代并无过劳死的概念,天下官员都以为这几位牺牲的官员是倒霉催的,得急病死了。
朱翊钧对此却心中有数,在进行了详细调查后,安排人把他们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在两京报纸上发表。号召天下文武向他们学习的同时,又安排侍从室宣传处组织了“万历三年忠臣先进事迹宣讲团”,在天下各府巡回演讲。
令朱翊钧想不到的是,这后世已经老掉牙的手段,自己每次听都打瞌睡的宣讲——在皇权社会的大明朝效果好出了天际。
宣讲团成员是由过劳死官员的家属和手下组成,演讲稿都是朱翊钧手把手教侍从室的大笔杆子写就。何处平铺、何处高潮、何处催泪都安排的停当。
结果在京师的第一次演讲,就把京官和顺天府官员听成了泪人。一场场催人泪下的演讲,一幕幕感人肺腑的事迹,这些官员对皇帝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和对事业的眷恋,给整个京师官场来了个灵魂洗礼。
随后宣讲团根据每一场报告反馈的数据,对每一篇稿子再次精雕细琢,而演讲师也在宣传处的培训下,不断提升演讲水平——等过了北直隶之后,所有演讲都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境界。
尤其在黄淮大地,因为有共鸣共情,到了场场爆满,泪流成河的地步。黄淮大地的各级官员纷纷表示,若不把两河治理好,上对不起老天爷和皇帝,下对不起父母和百姓,哪有脸拿俸禄,浪费粮食?
如果此际有无人机拍摄,就会看到黄淮大地,大工地到处都是。而近乎全部的工地上,都有红旗招展、标语飘飘。
例如“流血流汗干三年,跟天挣来口粮田”属于鼓动型的;“破坏水利设施是违法行为”属于普法型的;还有“扒开水渠,全家死绝”这属于诅咒型的——后来被巡视的钦差都让拔了去。
朱翊钧当然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万历四年朝廷出台规定:凡是牺牲在岗位上的官员,根据事迹的不同,追授官职最高加七级,并厚加抚恤。
其中一个过劳死的知府,等皇帝圣旨到了后,家属直接将墓碑拔了,换上一品资德大夫才能拥有的形制——乡里轰动。
这一条规定后来又按照朝廷原有的追封制度和实际情况做出了改进。朝廷追加文件解释:为了表彰贡献并鼓励孝行,牺牲官员家属可作出自愿选择,将追授该官员的最高官职授予已经埋进坟地的父祖,然后按照辈分往下降等追授——此所谓追封三代。
这一骚操作简直让黄淮地区的官员沸腾,也让其他捞不着双优异地区官员嫉妒的眼珠子发红。
朱翊钧没想到的是,居然有很多官员宁可不要朝廷“荫一子”的政治待遇,愿意拿这个来换追封三代——这特么的图啥,朱翊钧穿越前肯定表示理解不能,但现在已经完全理解而且表示这样正常,很和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