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杀威盘,露一手(1 / 2)

加入书签

广陵县下辖都城西郊菜市口、运河码头及其运河直通洛江的整片富饶之地。

京城六县之一,因为运河贯穿,沿洛江南来北往大船每日进出,码头沿线繁华便非陈塘县所能比较。

高大建筑鳞次栉比,河道千帆林立,洛江连通运河口方向水泊密布,湖泊成景,广陵县也是出了名的古刹书院多。

县城东北、西北各有仙葭山、紫蓬山。两山共享直通洛江的西子河。

仙葭山有广陵书院,禹国北有君山书院,南方就是广陵书院。紫蓬山坐落天音寺,供佛门高僧修行。境内还有道观。

总而言之,广陵县儒、道、释家俱全。

也不缺阴煞气!

菜市口刑场同样在广陵县,虽然菜市口同都城只有一墙之隔加数里地。

当然还有匪气。

码头历来就是龙蛇混杂之地,即藏龙卧虎,也藏污纳垢。

但就是这种人情复杂,社会群体构成也复杂的地儿却是所有人眼中的香饽饽,原因简单,航运发达,油水多。

官大官小,都能赚的金银满钵。

所以粱兆相、陆仟、宁长安等人上任,走了的广陵县知县骂骂咧咧,望穿秋水等着自家衙门大人调任后自己上位的主薄张溪桥也心怀不满。

隶属京城,所以广陵县没有城防的弓兵,但衙门捕快衙役众多,有一百来人,比陈塘县翻倍。

衙门的捕快头儿、衙役对于宁长安也是咬牙切齿。

衙门有三名捕头,宁长安是总,总捕头!

三名捕头各负责一片区域,熟悉自己地盘上的大小痞子,没少拿份子钱,如今来一个总捕头,这是要断财路!

要不先杀杀威风。

知道新上任的知县、总捕头从陈塘县而来,从衙门主薄到捕头,都不约而同想着给一个下马威。

广陵县衙门知道陈塘县出了大案,但京城去了人,办案的是京兆府、刑部,和地方衙门有屁关系。陈塘县令到广陵县走马上任,说不准京兆府办案期间给了好处。恶意猜测,官场现形记,古今都一样。

所以真不怕!

和京城各部的高品官员拉不上关系,但这些负责运河、菜市口、码头治安的捕快谁不认识几个京城刑部、明镜司、京兆府的人。

还有私下打成一片的码头帮派及其大隐隐于世的高人。

没想着将事情闹大,掌握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就行,主要是让新来的粱兆相、宁长安明白广陵县是什么地,谁说话有分量。以后掂量做事。别目中无人。

先给个下马威,然后处着看,能坐一条船,算你识相。

自洛江而来的官船进入运河,衙门内主薄张溪桥、捕头接收到了信息。

会会面!

名为接应,但却带着杀气!

运河河道;

官船自洛江入运河,骤然而来的繁华让见过世面的粱兆相都有点不适应。

视线不断自沿运河前行的商船和两岸高低起伏建筑间游离。

船尾站着一头牛,牛眼睛看着河岸两侧河堤上前行的姑娘。

偶尔鼻孔喷出一股气。

感受着身侧警告的目光,老牛安静下来,不敢用略有小成的蛤蟆气吹河岸小娘子的衣裙。

“不愧是京城呀,开眼界了!”自运河口上大船的牛妖十八感叹。

陈塘县城码头出现官船,自码头集市而来看热闹的民众人头攒动。可看看广陵码头,谁在乎一艘官船!

酉时,夕阳晚照,大船靠上码头。

码头熙熙攘攘,倒不是接应粱兆相等人的阵势恢弘,是码头原本就繁华,也处在了整日最热闹的时段。

六品官服,码头接应的张溪桥在大船靠岸是便从甲板锁定了粱兆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