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章 进击的苏灿(1 / 2)

加入书签

“呜~嗡!”

一声声低沉号角声吹响,赵括站在战车之中,手中佩剑一挥,命令传令兵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各级将领听到号角声,迅速传达冲锋的号令。

赵国精骑一马当先,朝着秦军西山岭壁垒防线冲锋,一边冲锋,一边拿起马背上的弓弩,朝着前方的秦军射击。

秦军守将,先锋将军赢恭站在修筑的壁垒之上,看着勇猛无匹的赵国精骑,赢恭大手一挥,“将赵国骑兵射杀!放箭!”

壁垒城墙上,一排排秦军弓弩手蓄势待发,听到将军一声令下,搭弓上箭快步走向城墙边,对准远处的天空放箭。

“唰!唰!”

万箭齐发,箭如雨下。

需要说明一下,战场上,弓弩手的弓箭并非瞄准人射,而是对着某一个方向集中远射,靠的不是弓弩的准头,而是运气。

只有在对方人数少的时候,距离极近的情况下,才会精确瞄准射击。

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战争又频繁爆发,军队不可能将所有士卒训练成百步穿杨的神射手。

况且,百步穿杨也不过是五十米的距离,就是现在的军队一把手枪,精准射击的距离也才五十米左右。

更遑论古代的弓弩手,为了发挥弓弩手的作战能力,都是统一远距离集群射击。

箭矢一多,也能达到大面积杀伤的效果,而且不需要瞄准,只需要全力朝着天空将弓箭射出去,这样射击的距离也会更远一些。

一排排的秦军弓弩手上前,一轮轮的箭矢覆盖向地面,赵国的精骑也在逐渐减少。

“杀!”

赵军精骑一边努力继续向前冲锋,一边控制着马匹躲避箭矢的袭杀。

紧接着,赵军的盾兵紧随其后,将盾牌高高举起,为后方的长戈兵、长戟兵抵挡远处射来的箭矢。

在这些步卒的更后面,还有攻城车,投石车、弩箭车。

赵军士卒们,快速拨动脚手架,弩箭车和投石车迅速上膛,放入粗大的金属箭矢和礌石。

金属箭矢前端包裹着粗麻,粗麻中裹上动物油脂和火油,一名士卒举起火把点燃粗麻,然后将金属箭矢射了出去。

燃烧起来的金属箭矢,犹如扫把星一般划破长空,一声轰隆巨响后,射在秦军的防御壁垒上,火油和动物油脂溅射出去,点燃附近的区域。

秦军一边组织士卒用土石灭火,一边同样用城墙上的弩箭车反击。

而投石车在攻城战中,起到的作用更是巨大,礌石同样被裹上粗麻,淋上油脂和火油,点燃以后投射出去,礌石落地时,一声巨响,瞬间分裂成散乱的石头,溅射的到处都是“火源”。

杀伤面积比弩箭车的火矢更加恐怖!

“啊!”秦军士卒被礌石分裂的石块击中,石块上附着的火油、油脂,瞬间点燃了秦军士卒的衣衫,士卒们一边脱去皮甲,一边倒地打滚,想要扑灭身上的火焰。

这样的惨况,不止发生在秦军一方,赵军这一方也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惨况。

战场就是绞肉场!

战场上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赵军的精骑还在向前冲锋,只要大将军还未下达收兵的命令,他们就是先锋,看着闭城不出的秦军,先锋将军赵胜一脸肉疼。

骑兵自然是在平原上冲锋最为有利,现在用来冲城,实在是大材小用,而且损失巨大。

可是这样的牺牲是必须的,大将军赵括为了一战成名,自然是想一鼓作气,拿下秦军的西山岭壁垒。

也是为了能拖延住秦军主力的步伐,避免秦军调集大军回去援救白起。

远处突然传来大地震颤的声响,赵胜侧头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杆用赵国篆书书写的“赵”旗帜,从远处奔涌而来。

这只队伍正是苏灿带领的五千精骑,此时,五千精骑变成了两千多精骑,足足减少了一半。

苏灿带领着两千多精骑,直奔赵括所在之地,向赵括复命交接“白起”的首级。

“禀告大将军,幸不辱命,已经将秦将白起的首级取回,望大将军过目!”

裨将赵拓下马后,将装有白起首级的木盒打开,提着麻布包袱,走到赵括的战车前,将麻布包袱打开。

赵括见到白起的首级,一脸大笑,“传令三军,秦将白起已经授首,全力宣扬此事。”

之所以赵括要传令三军,一是为了鼓舞赵军士气,一是为了将消息传递给西山岭的守将先锋将军赢恭,让赢恭开城投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