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天子之怒(一)(2 / 2)
当日下午,谢岩得到最准确的消息——死者的确是商涵,据仵作验尸后得出结论,是酒醉后摔晕于路边,致使没能熬过雪夜,乃是意外。
在后世,谢岩是警察,不是法医,也不懂怎样通过验尸找出线索,但作为一名刑警,依靠推理去探究真相,却是其强项。
谢岩根本不相信什么“意外”之说,他只知道,有心算计自己的人,可谓是心狠手辣,如商涵这般并无实际威胁的人,仅仅是怕其中多说变被灭口。
事实上,即便商涵说了又能怎样?什么后果也没出现的情况,谢岩最多以后小心提防,并不能做出过度反应,可见,幕后之人根本也没有把普通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
谢岩觉得,自己胸中升起熊熊烈火,这是他来到大唐之后,第一次出现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的情形。找出幕后黑手,将其绳之以法,成为一种决心!
谢岩亲自去告诉紫珠关于其兄长不幸亡故的噩梦,与此同时,详细询问了他们兄妹当日见面的情形……之后,又安排吴成带她去官府认领遗体。
等紫珠和吴成离开府邸,谢岩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仔细地把所有已知信息连起来,看看是否有何疏漏之处。
别说,四年的警官学院还真不是白读的,谢岩反复、仔细地查看了所有已经了解到的信息后,发现有一个地方应该是被漏掉了。
当日,紫珠兄妹见面是在铺子里,但是叙话却是在后院,而且紫珠清楚记得,关于自己被皇帝陛下赏赐给谢岩等事,都是在后院说的,当时并无第二人在场。那么,铺子里购买物品的客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并且两日找上门,这才有了商涵前来的事情发生。由此,谢岩得出一个结论,只有那个客人认识紫珠,并且知道她被赏给自己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出如此安排。
皇帝给一位臣子赏赐美人,事不大,当然不会大肆宣扬,况且紫珠也只是宫女,纵然有些姿色,也仅此而已,故认识她的人可谓极少,据此想来,那个客人唯一能见过紫珠的地方除了皇宫,不可能有其他地方才是。
“皇宫?皇宫!”谢岩轻轻地念着,心想:“宫里的事,可不得找王伏胜吗?”
然而,无缘无故找王伏胜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情,谢岩想了想,觉得还是等想出个借口再说。
不过,事情总不能就这么停下来,谢岩又一次去找卢照邻,让其在两日后发行的“长安周刊”里刊载“商涵之死”一事,不加评论,只说事实。
李治有个习惯,不喜欢自己看“长安周刊”,但却喜欢闲暇时问,既可以了解一些市井之事,又可以当做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因此,看周刊并大体记下内容的重任便成为王伏胜的事了。
对于“谢府”门前的事情,王伏胜早就把它当成奇闻异事告诉了皇帝,虽说李治隐约感觉出事情不那么简单,但那毕竟是小事,不值得多想。
但当过些日子,从王伏胜口中听说在“谢府”门前闹事的那家伙无端冻死街头的时候,李治有些愠怒了,恰好当时武皇后也在一旁,在问清事情原委后,忽然脸色一变,口中道:“此人奸狡,其心可诛。”
李治听后很奇怪武皇后的说法,因为在他心目中,事情还上升不到“其心可诛”的高度,毕竟那是一位皇帝对奸臣或者谋逆之臣的用语。
谁知武皇后却道:“陛下的恩赏,岂可让小人利用?”
李治听到这句话,顿时脸色就变了!
武皇后说的那是一点不错,“谢府”门前发生的一幕,归根结底还是跟那四个美人有关,而她们却是皇帝送出的,而皇帝送出的“礼物”,接受者本人都无异议,又怎可能让其他人拿来做文章,先不管目的如何,单就这一条,便是“藐视皇权”的大罪,而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谁胆敢挑战皇权?谁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而李治清楚记得,就在不久之前,“门下省侍中”韩瑗因不顾及自己的颜面和感受,刚刚被贬官,如今又来了一个“不顾皇权”的家伙,由此可见,朝中不把自己这个皇帝当回事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自以为想通了所有关节要害的大唐皇帝李治,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心头怒火,他要查清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他要让所有对自己阳奉阴违的家伙知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绝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