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0-第四十八章 出征之前(2 / 2)

加入书签

“缘何多出?”王伏胜问了一个所有都听出且极为关心的问题。

“公公有所不知。”谢岩主动接过话道:“吾所部,皆平民、寒士,除乡里、关中‘府兵’,无人有兵甲、马匹,故军备花销良多;况制成‘火药’,皆拨付‘冯侯’,需购入材料赶制。冯侯麾下,无论‘府兵’,勋贵‘亲兵’亦或余者,皆出自富庶之家,自携兵甲、战马者众,故花费少矣。”

别看谢岩说得那叫一个风轻云淡,在座的所有人们,心里其实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将不同兵员拉到同一个水准,这中间的钱财花费还是小事,更重要在于人心、军心!

以往大唐军中,普通老百姓被征召入伍,需要自己解决军械和部分粮食,在这个背景下,底层百姓根本无力采购,只能拼死从战场上缴获,或者累积军功,拿到朝廷赏赐。虽说如此保证了军队战斗力,但是,从时间拉长来看,是对军队士气和战斗力的巨大削弱,无他,因过于不平!

“羽林右卫”秉承皇帝旨意设立,实质带有变革军制之效能,此乃朝廷上下共知,也默认了!然花费那么巨大,最终效果又会是怎样呢?无不拭目以待。

“陛下——”王伏胜代皇帝结束垂询,于次日离开“卫岗乡”,回到皇帝寝宫内,见李治斜靠在沙发上,似乎在小憩,于是压低声音轻轻的唤道。

“说,如何?”李治连眼睛都没有睁开,淡淡地道。

“回禀陛下,二位侯爷募兵有方,一应花销据实,并无虚处。”

“朕,所问非钱财尔。”

“陛下”王伏胜赶紧接着道:“‘羽林右卫’初成,未知之数尚多,无人敢于轻言……”

“嗯……?”李治颇为不满地发出声音,且同时睁开了双目。

“军务一事,二位侯爷确未曾多说,奴婢不敢擅言,只不过,冯侯给了奴婢一张请柬,谢侯托奴婢捎一句话,可算做建言。”

“道来。”

“谢侯进言‘陛下英明神武,不日一统宇内,功高盖世,大唐疆域远超秦皇汉武,理当封禅泰山,敬告天地!”

“封禅?此话当真?”李治提高语调,顿时来了精神。

“奴婢岂敢欺瞒。”王伏胜看似惶恐,实际心里跟明镜一般,情知谢岩的话,那是说到皇帝心坎儿上了。

“封禅泰山”,祭告天地,即便是皇帝想做这件事情,那也很不容易,因为,只有英明伟大的帝王,才有资格,否则留名青史,徒增笑话。

李治,内心之中早有这份打算,只可惜一直也没太能拿出手的功绩,平灭“西突厥”,置“安西都护府”,不过承先人之力,拾前人牙慧,功绩虽大,却非一己之功。

在李治心里,一直认为,平定“高句丽”,完成先帝太宗未竞之事,可行“封禅”之举。然哪里知道,谢岩,冯宝平定“百济”,贺兰敏之灭掉“新罗”,“辽东三国”,仅余“高句丽”苟延残喘,如能一举攻占,其功近胜先帝,远超秦汉,堪称前无古人,“封禅泰山”胜举,自是顺理成章。

然而,真正令李治万分欣喜的不止“封禅”建言,更在于谢岩话的内容。什么叫“不日一统宇内?”,那意思岂不是指平灭“高句丽”板上钉钉,绝无变数!

而这,才是最想知道的答案!

“谢卿家有心了。”李治心情大好,颔首笑道。片刻,似乎又想起来冯宝送“请柬”一事,再次言道:“冯卿家有喜事乎?”

“回陛下话,冯侯妻狄氏有孕,于数月后诞育子嗣,冯侯所发请柬实为满月喜帖,且言明,即便女子,亦不改期。”

“呵呵呵呵,冯卿素来出人意料,女子亦置办大宴,世所少矣!”李治堪堪把话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意识到冯宝送“请柬”背后的真正含义,那是变着法进言:“数月光景,可定‘辽东’。”

李治轻轻暗自叹息,他终于明白,两位即将出征的臣子,虽然没有明说,但均以各自方式立下“军令状”。

少倾,李治略作思虑,又张金口:“传朕旨意,御酒百坛,分赐谢、冯二卿,以壮行程。”

“奴婢遵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