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带兵北上(1 / 2)
要说在场之人,敢说了解高句丽的真不多,但裴世矩算一个,别忘了在他的标签中可有地理学家。
“陛下,辽东高句丽境内多山,不利大军开进,而且高句丽在境内修建了数不清的要塞,层层抵抗。
这些堡垒很多都是就着山地建的,现在还有很多遗址,山地堡垒连成片,大军被无数要塞阻挡在山区,将会寸步难行。
而且辽东冬季寒冷,夏季多雨,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既竭,后力不足……”
裴世矩从天时、地利两方面说了高句丽的优势,高顺听的很认真,并没有反驳,因为裴世矩说的都是事情。
“况且高句丽民风彪悍,全民皆兵,上下一心,民心不向,我军实难取胜啊。”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于齐国,历史上也的确如此,隋唐两朝为了这块弹丸之地,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高顺分析了裴世矩的话,缓缓点了点头,其他人都暗暗欣喜,觉得他听进去了。
哪成想高顺突然微微一笑,道:“谁说朕要举大兵进攻了,有道是兵在精不在多,辽东地形复杂是不假,可也不利于骑兵驰骋。
既然如此,我们只需要派出精兵,逐一击破,如果高句丽出大军围剿我们,岂不是正合我意?
如果他们不集中力量,那就要做好被分食的准备,城堡再多也挡不住大炮!”
对于大规模地战斗,高顺也许没什么把握,因为牵扯太大,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小规模战斗,他却很有心得,尤其是在科技领先敌人的时候,基本上是碾压。
火器的秘密他不想过早暴露,但军队不经历战火的洗礼,就无法形成战斗力。
“朕的计划是,派出使者前往百济、新罗,促使双方重新组成联盟,共同讨伐高句丽。
如果他们不答应也不要紧,那就两边同时用兵,正好检验一下我朝海军的实力!”
高顺力排众议组建的海军,始终没有什么作用,毕竟在世人的潜意识里,世界就这么大。
受航海技术的限制,海军无法远航,所以近年来一直当成了运输船,朝中的意见很大。
可高顺自有他的打算,不但没有缩减海军的用度,反而继续发展海军,现在齐国的海军绝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部队。
“陛下的意思是,派出少量的军队进攻,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随时都可能被对方消灭。”
几人还是不懂高顺的用意,其实在高顺的影响下,他们的思维已经很超前了,否则也不会考虑非战因素。
“你们不懂得丛林作战,和大规模作战不同,丛林作战讲究的就是灵活。
我们的军队深入敌后,不会带太多补给,他们必须以战养战,利用环境去战斗!”
接下来高顺给他们简单地讲述了特种作战,与这个时代主流的大规模作战不同,特种作战讲究的是单兵实力和配合。
说白了就是尖刀战术,利用一只精锐部队,扫清前方障碍,后方军队建立补给线,一点点进行推进!
对于高句丽,高顺知道它的难缠,隋唐的军事实力都很强大,但在战术上出了问题。
因为环境因素,派出再多的军队也没有用,所以还不如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压缩高句丽的生存空间。
经过高顺的讲解,几人渐渐明白了高顺的用意,原来高顺不是贪功冒进,而是早有预谋。
“合理利用火器,可以有效打击敌人,我们现在的火器不多,用在大规模作战中效果不大。
可是在山林作战中,敌军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再加上火药,我们必胜无疑!”
燧发枪的原理并不难,高顺已经派人打造了上千把,是这两年来的全部存货。
与此同时也储存了足够的火药,足够发动一场战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