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章 趁热打铁(2 / 2)

加入书签

李晔又不免一阵叹息,有这心计和觉悟,却不能为唐廷所用,当真可惜。

如此乱世,既有朱温、李克用这种野心勃勃的枭雄,也有赵匡凝这种心存大唐的志士。

可能天下大多数藩镇都是如韩遵这样的人,不想与唐廷为敌,却贪恋手中权力,一如割据了一百多年的藩镇。

英雄枭雄济济于一世。

李晔心中也升起了一股豪情,能与这么多英雄人物交手,也算不枉此生了。

“韩遵家人,既往不咎,以郡公之礼厚葬韩遵!”

灵州城内所有士卒,都被驱赶出城,而部族军也被挡在城外,不准入内。

裤子都脱了的部族们大为不满。

在大刀片子的威胁下,一个个还是接受现实。

李晔没理由用自己子民去喂他们。

而且城是唐军攻下的,跟他们没半毛钱关系,就是李晔一毛不拔,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不过李晔毕竟没把事情做绝,拿出一小半府库的钱粮犒赏他们。

一碗水端平肯定是不可能的,总有人出力多,有人出力少,李晔按照贡献大小分发。

也许大部分部族中有投机的心思,但不排除有些部族是真的心怀大唐。

果不其然,一些损失较大的部族,不敢回去了,请求内附。

李晔个人觉得大唐处理少数族的手段是成功的。

至少一部分突厥、回鹘、党项基本融入大唐。

至于契丹没赶上时候,到了晚唐才爆发,错过了融入中土的最佳时机,自立门户,还欺负大宋。

这些小部族自立门户是别想了。

如果要经营河陇,如今日的局面迟早要面对,到时候人更多,局面更混乱。

虽说这些部族一个个穷的裤子都没得穿,但人家光脚不怕穿鞋的,越穷越是敢在战场上玩命,李晔把投附的几个部族头人聚集起来。

可能是塞外的风霜雨雪比较养人,有些头人三十不到,就长了一张六七十的老脸,身材倒是挺健壮的,一股子羊膻气混合着彪悍劲,十分上头。

大家都是爽快人,李晔开门见山,头人们全去长安享福,各赐一座宅院,部民愿意从军,加入骁骑军,不愿意,全部去渭北皇庄当庄民,为大唐放牧。

皇庄不止田地,李晔还在浮云城和凤翔周边划分了牧场。

几个头人大眼睛瞪小眼睛。

本着强扭的瓜不甜之原则,李晔绝不强求,不接受的,可以继续留在塞外当野人或者土匪,毕竟喝了这么多年的西北风,一下子去长安享福,有些人接受不了。

什么事都是如此,有大多数,就有小部分,总有人骨头天生贱一些。

当然只是少部分如此,大多数人的骨头都是正常的。

如此七七八八的杂事,堆积在一起,李晔弄了整整两天才整顿完毕。

“陛下,外臣明日回甘州。”阿咄欲这几天一直围着唐军转悠。

别的信心没有,对这支从血火中一路杀上来的唐军,李晔信心还是挺大的。

事实也证明,唐廷没让他失望,关中子弟也没让他失望。

“回去告诉仁美可汗,有空可以来长安坐坐,朕欢迎光临。”

别看阿咄欲一脸大胡子,实际年纪也就二十多岁,擦擦脑门上的冷汗,“外臣一定转告陛下之意。”

送走阿咄欲,李晔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河陇的消息太少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之前派出去的张行瑾困于河州,联络不上,阿史那真延出息了,上山当了土匪。

至于河州、凉州以西,李晔完全两眼一抹黑,这个仁美可汗就从来没听过。

李巨川对陇右知之甚详,但河西就不熟悉了。

“调皇城司林光远选派党项、吐蕃等族民,深入河西、河湟,西域也不要放过,朕要所有的情报!斥候细作能走多远是多远。”

本来这是薛广衡的职责,不过他手头上的事已经够多了,斥候营和细作营重心放在关东,能做好这些就不错了。

再说把权力交到一个人手上,也不是什么好事。

皇城司四大统领,林光远、赵义存、赵辅、武元登,林光远是最出类拔萃之人。

灵州这所重镇,终于收入囊中,以冯行袭为朔方都防御使,不过这四千朔方精骑,李晔带走,充入骁骑军中,享受天子亲军的待遇。

关中最后板块补齐,只剩下天德军这块门牙了。

自李靖一出手就灭了东突厥之后,但凡草原上一有刺头冒出,就被唐军以雷霆之势剪灭,终唐一朝,对草原的控制力和关注度前所未有的大。

只不过安史之乱,唐廷不得不借助回纥人力量,为此唐廷默许了回纥人接受唐廷在草原的政治遗产,回纥由此称霸草原,改名回鹘。

目睹了其他草原霸主的惨状之后,回鹘吸取教训,一直跟唐廷关系不错。

因此天德军的存在就不是那么重要,防御任务不重,驻军量远远低于朔方,甚至比不上依附李克用的振武军。

苍蝇再小也是肉,来都来了,李晔趁热打铁,传召天德军防御使宋瑶来朔方觐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