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3章 支援淮南(2 / 2)

加入书签

江陵守将还必须通水战,综合考虑就只有周云翼。

不过周云翼调任江陵,陕州守将就空缺出来。

周云翼大力举荐杜晏球,声言此人文武双全,必不负陛下所托。

李晔稍稍思考也就同意了。

杜晏球的军功早就够了,历次大战,都有先登破城之功,既然能重用刘知俊,没道理把杜晏球晾在一边。

“即日起,周云翼为江陵防御使,水军都指挥使,南面招抚使,杜晏球为陕州防御使,擢升副都指挥使。”李晔把整个荆南的军权全部交于周云翼之手。

杜晏球也一跃成为唐军大将。

江陵四战之地,未来也将是一个战略支点,其知州肯定不能是寻常文人,想来想去,李晔把人在华州的王师范调任江陵知州,还给了他一个辅军副总管的职位,荆南的辅军全部归他管理。

安排妥当,李晔才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回襄州。

而此时,李克用的使者郭崇韬从北而来,请求借用崤函道,进攻洛阳。

李晔想也不想就同意了,如今的天下,凡是打朱温的,就是大唐的朋友。

乾宁六年十一月,皇后私信,百官上书,请求李晔回长安。

不过这百官中只有赵崇凝、韦昭度等人的联名,张承业与韩偓都不在其中。

皇后私信里大多是一个关怀之语。

如今整个天下都沸反盈天,淮南之战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李晔岂会在这个时候回长安?

十一月十三日,李晔于襄州昭告天下,斥朱温为国贼,大唐与之势不两立,凡从贼者,必不容于大唐,起十五万大军,号称五十万,直击汴州!

如此震动天下的消息,自然很快传到梁军固始大营。

诸将皆暗自心惊。

朱温却仰面大笑起来,“皇帝小儿还真敢夸下海口,也罢,本王这就回军与之一决。”

在所有人眼中,此时的淮南已经不可取。

朱友裕鏖战四个月,寿州仍旧屹立不倒。

而朱温顿兵于史河,遭到李神福、李承嗣、王茂章等淮南大将的顽强抵抗,又有淮南水军,动辄侵扰其后,朱温没有忘记清口之败,因此异常谨慎,攻势也就相对保守起来,远没有其攻打光州的恣意。

南面,马殷、钟传攻打岳鄂,钱镠似乎也在观望之中。

北面,老冤家李克用遣大将李嗣源出崤函道,攻洛阳。

而皇帝直言要攻打汴州。

这一切都让朱温萌生退意。

当然,也只是暂时撤退,喘口气之后卷土重来。

“大王万万不可退!”李振声色俱厉,以往温文尔雅的脸庞全都变成了狰狞,“我军倾国而来,已下光州,如今安仁义乱于内,我军攻于外,江淮指日可待,此乃天亡杨行密,皇帝不过是虚张声势,其兵越多,进入我腹地,灭亡更快,马殷、钟传、钱镠首鼠两端,大王此时撤军,正中皇帝之计,自此之后,杨行密得到喘息,削平内患,外有李神福、李承嗣、王茂章等虎狼之将,内有江淮财赋支撑,大王再无机会矣!”

朱温还从没见过一个书生敢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

眼中杀机顿起。

周围寇彦卿、贺环等将幸灾乐祸的看着。

李振仿佛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一般,“天下之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王退,则唐廷进,马殷、钟传之流无足轻重,天下风云激变,倘若河朔四镇动摇,则汴州大好形势一去不复返,为今之计,大王不可动摇,必取淮南,必灭杨行密,以警示天下!”

“李先生之言正合天下大势,许州有王彦章,汝州有王檀,皆为当世良将,汴州有敬翔先生,五万大军,百万之众,皇帝不进则矣,一旦深入中原,必为我军之囚,愿大王深思之。”黄文靖忽然道。

以往这种场合原本没有黄文靖的位置,但葛从周陨落后,朱温提拔了一大批中层将领,如葛从周部将黄文靖、宿州降将张筠、下将陈章等等。

而黄文靖最得朱温看中,侍立左右,悉心培养。

朱温沉吟良久,二十载戎马,能以四战之地起家,力克强敌,自然不是昏聩之辈,心中杀机淡去之后,越想越觉得有理,旋即朗声大笑,“不错,安仁义起兵,是天以淮南予本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