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深藏不露的人(2 / 2)
杨晨光笑嘻嘻地对他说:“不错不错,小学弟长大了。”
隋祖禹却说:“你好像没有在公司演讲自然,是不是怕丢脸,被下面这班年轻人挑战。”
“不知道怎地,就突然有点紧张了。”郝仁也不否认,实话实说。
主持人在台上继续推动讲座的流程。
“下一个将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嘉宾,可以说大家又熟悉又不熟悉,熟悉是因为他每年都为学院优秀学生提供一笔10万奖学金,这次校庆又为学院实验室捐赠了200万建设资金。不熟悉是因为他十分低调,反哺学院,却从不署名。”
主持人顿了顿,说道:“有请80届毕业生,沈同方师兄。”
沈同方正是接待室坐在郝仁身边看书的中年男人,郝仁回想起来,自己在大三时候领过的一笔名为方舟的奖学金,原来设立者就是眼前的这个男人。和别的奖学金不一样的是,获得者会收到一张没有署名的手写贺卡,上面有一行小字。
愿你我乘舟破浪,最终到达科学的彼岸。
郝仁的目光随着沈同方走向讲台,比初次见面多了几分崇敬。
“各位同学好,我是沈同方,主持人过奖了,我实际上只是电子信息工程与通讯学院一名普通的毕业生,有幸成为这个信息时代的亲历者,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国产芯片曲折发展史。如今的世界,已经找不到和半导体无关的领域了,小到手机手表,大到电梯汽车,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的生活,都已经被半导体集成电路绑定了。从国家宏观经济来看,半导体是工业的粮食,全世界产业发展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集成电路化的过程……”
隋祖禹用手肘碰了碰郝仁,小声说道:“是位扫地僧,早知道有这么位大神,我们应该去请教的。”
郝仁还没有说话,杨晨光凑活头来对郝仁说:“你对同方师兄有兴趣,我帮你引荐,一会一起吃个晚饭呗。”
“晨光师兄,你认识同方师兄?”郝仁问。
“同方师兄从我们学院毕业后,又去国外念了一个类似和半导体相关物理硕士学位,之后投入国产芯片研究。你看他滔滔不绝地讲历史,细节到一些产品参数,其实就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里面的很多项目都是他亲自参与的,他参与过国家八五期间的908微电子产业发展计划,当时他国外的半导体研究所和另外一家公司合并成了一家晶圆厂,引入了……”杨晨光详细地为郝仁介绍沈同方的履历。
“现在同方师兄在干什么?为什么主持人没有像介绍其他嘉宾一样,介绍他现在从事的工作岗位?”郝仁问。
“同方师兄现在已经提前退休了,不做半导体方面的工作了,就是给一些企业高校开开讲座。我感觉他是壮志未酬,大家比较忌讳提他的现状,怕他难受,你也注意点。”说到这里的时候,杨晨光特别小声。
“但是,我觉得很奇怪,我早上见过他,他在看一本半导体设计的书,看得特别仔细,还批注得密密麻麻。”虽然只是两面之缘,郝仁不太相信,沈同方这样的技术大拿会轻易放弃一个奋斗数十年的研究领域。
“可能是为了去别的学校讲课?其实我也不太理解,很少人会愿意从国企提前退休,毕竟退休后待遇和工龄长短关系很大。当然同方师兄不是那种看中钱的人,只是我觉得像他这样痴迷技术的人,怎么可能随便说不干就不干了。”
“是啊,可能只是累了休息休息。”
“或许吧!”
“记得帮我约他吃饭。”
“好,结束了我和他打个招呼,他应该没那么忙。”
讲座仍在继续,开始从世界趋势讲到国产芯片的曲折发展,郝仁和杨晨光没有在窃窃私语,因为他们已经被沈同方的演讲吸引住了。
他说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投标8条芯片线,撤掉了1条,还有7条,1条有300mm线,1条200mm线,4条150mm线,1条125mm线,目前在建的项目,基于的工艺已经进入淘汰期,采用的设备大多二手设备,很难获得大宗订单,即使获得订单,厂商各自为政,产能不足,难有规模效应。
讲到这沈同方深深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前有海外巨头围追堵截,后有新兴国家后来居上,出路还是在自己身上,引入拯救不了我们的问题,我们自己的双手才可以。
郝仁和隋祖禹被最后的几句说到心坎上了,如果不是公众场合,都有点忍不住落泪的冲动。这几年两人走在自研道路上,甘苦自知,现在真的好想和这个人生不曾志得意满的前辈好好说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