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三二节 早点打完早点过冬(4.2K)(1 / 2)

加入书签

路刚走到一半左右,斥候就来禀报:

“禀大都督,乌孙使者前来。”

“嗯,知道了。”

等斥候走后,霍嬗转头问向张安世:

“这是第几波了?”

“回大都督,自我们进入乌孙境内,第七波了。”

霍嬗点点头,随后吩咐道:

“田千秋,去看看。”

“臣领命!”

两个时辰以后,田千秋返回,带回了乌孙使者带过来的条件。

乌孙国愿降大汉,奉上战马十万匹,牛五万头,羊二十万只,粮草三十万石,金一百万。

霍嬗听完以后,转头笑着问向众人:

“你们觉得如何?”

张安世拱拱手笑着说道:

“臣觉得翻个倍比较合适,随后每年以此一成供奉我大汉。”

“每年两万马,一万牛,四万羊,六万石粮,二十万金,你这胃口可真大。

掏了前面的此战补偿以后,要不了几年,乌孙就得被掏空。”

霍嬗眯着眼想着该要多少合适, 这时刘据突然说道:

“是不是再要些地?”

“这个是肯定要的。”

地的方面,霍嬗早就做好了打算, 赤谷城以及南道上的近三百里土地, 还有天山北侧的那近千里的一道大平原, 都必须要过来。

不然右谷蠡王部和乌孙投降的这些部落,没地方安排啊!

能不能掌控住再说, 地必须要过来,这个名义必须放在这儿。

“战马二十万,牛十万, 羊三十万,粮草四十万石,金三百万。

土地就赤谷城及周边三百里,天山北侧这千里平原。

至于日后的岁币,战马两万, 金十万, 你们觉得如何?”

霍嬗的这个要法, 乌孙绝对能够承受的住, 而且这个要发,还非常的有针对性。

要战马, 削弱乌孙的实力, 牛和羊分别是十万和三十万,对于整个乌孙来说,真的不是很多。

按照一牛三羊的算法,牛六十万,羊一百八十万,不可能有这么多, 但是四十万的牛, 一百五十万的羊还是有的。

粮草自身所用,必须要。

而金,西域诸国在这个方面,那可谓是富得流油,而这个金银财货,肯定是乌孙大贵族来付,平民的生活,还不如匈奴那边,基本跟奴隶差不多,他们没钱。

至于投降的那些部落,他们的财产, 从投降的那一刻开始, 已经都是大汉的了。

日后的岁币,也是要马要钱,削弱实力,掏空大贵族财富。

就这个条件,军须靡不管如何,都必须答应下来,他就算是不答应,霍嬗也会让他答应。

此次一过,他的日子绝对不好过,沦为丧家之犬都不是没有可能。

乌孙国内德贵族,绝对会把一切的缘由放到军须靡的身上,大汉他们惹不起,也会选择性遗忘。

被国内贵族恨的牙痒痒,他的日子能好过?

所以,他就必须且只有一个选择,为霍嬗马首是瞻,霍嬗说啥,他就做啥。

不然别说当一国之主了,命都有可能不保。

而霍嬗,在乌孙国内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还有谁能够比军须靡更合适?

众人对于霍嬗的要法,自然是没有反驳,都点点头同意下来。

“那就去告诉乌孙使者,看看军须靡会不会同意。”

此地距离军须靡的部落很近,所以傍晚时分,军须靡就传了消息过来,对于霍嬗提出的要求,全都同意。

霍嬗还能说什么, 两个字, 识趣。

这个时候,同不同意,已经由不得他了, 现在同意下来,他的部落还未被攻打,他还能保住一些颜面。

军须靡也是一个聪明人,他估计对于自己日后的情况有所预料,这是提前进入状态了!

霍嬗把乌孙国书扔到案桌上,往后一靠:

“没得打喽!”

刘据在旁边笑呵呵的说道:

“这是好事,这边早完事,我们早点出发前往大宛,日子不早了。”

霍嬗点点头:

“那就等庆功宴过后出发吧,李陵估计是赶不上了,传令,让他别过来了,就地宰羊庆功吧!”

“诺。”

“咱们这边也得提前准备一下,牛羊方面,让军须靡先送十万羊过来,这时候的羊正肥,一万庆功宴吃,剩下的当做接下来几日的军粮。

四十万石粮草,从各地开始集结,从各部征调骆驼,马匹等牲口运送。

本侯带十万石随军,剩下的运往赤谷,让钟干看着安排到赤谷和龟兹。

三百万金,让他在我军离去以后送往赤谷城,至于剩下的牛羊,送一部分过冬,剩下的让他们先养着,明年开春了我们再来拿。

具体多少,让钟干去算。”

至于战利品,再就没算,都算到赔偿里面了,要是带走战利品,还要这么多赔偿,乌孙直接完蛋。

别忘了,还有十六万人投降了大汉,就这,乌孙也已经一蹶不振了。

日后有个大汉在旁边看着,再想兴旺起来,以五十年为单位吧!

………

次日一早,赵破奴、赵充国等人安排好了马匹以后,都来到了霍嬗这边。

众人一进来就躬身行礼,大声喊道:

“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

霍嬗笑意盈盈的看着他们:

“恭喜什么,贺喜什么?”

众人顿时愣在原地,这个他们提前没商量啊,还是赵充国比较机灵,连忙说道:

“恭喜大都督再立不世奇功,败二十万大军,收降乌孙。

贺喜大都督拓土万里,名留青史!”

霍嬗有些哭笑不得,哪来的二十万大军啊,拓土万里,这也只是名义上,而且等西域诸国都签订下盟约,那才算是真正的坐实了这个名义。

不过霍嬗也是笑呵呵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同喜同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