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2章 514章夫妻拌嘴——七年之痒(1 / 2)

加入书签

一番论道,双方都获益匪浅,万象从西昌这里得到新的企业管理经验,西昌也从万象窥得传统,或者说特殊时代办企业所必有的精气神。

中午儿,骆涛、朱霖夫妇在后海的西昌楼宴请了万象鲁萧山等一行人。

骆涛这也是出于对这位改革先锋的尊重,佩服他能搏浪之后犹能全身而退。

如此待客,鲁萧山等人怎么能看不出骆涛和西昌人的诚意。

在此基础上,这顿饭吃的那个宾客皆欢。

第二日。

他们又在侯明的陪同下考察了位于密云的西昌菜篮子。

鲁萧山一路都在不吝夸奖,“自给自足好啊,回去我们也要搞一块地,自己种点菜自己吃。”

大家都以为他是说的玩笑话,就没人把这席话当真,毕竟万象做的是跟汽车有关的产业,这种菜就有点南辕北辙了。

不过,大家都没人出言说反话,皆附合着。

他们一行人考察好西昌菜篮子就准备打道回府。

骆涛自然要亲自相送。

“骆先生,如果有时间还请你一定要到我们那个小厂子,给我们指导一下工作。”这话说的特别谦虚,姿态也放的很低。

骆涛忙着回道:“听鲁先生这话,我是不敢去贵厂的。”

又笑着说:“万象要是小厂,全中国就没几个像样的工厂了。指导就算了,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为四化做出各自的贡献,才是正理儿。”

大家自然要跟着笑。

鲁萧山紧握着骆涛,道:“我没骆先生你这么会说,但是你的话说到我心里面去了,……”

在如此场合,各自都不免要说几句场面话,表明立场,坚定方向。

他虽然是一家大厂的总经理,但挂的是国字号,如此身份就不可能有特殊待遇。

礼送他们坐上回临安的火车。

……

鲁萧山望着远去的京城及青山,他想了一路。

回到公司就召集人开会。

…………

想起在西昌菜篮子考察时,看到的标语,便对身边人说:“不光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这话虽简单易懂,但要做好这件事,千难万难,……我是不如骆先生的。”

身边人捧了他一句:“老鲁,你太过谦虚了,骆先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但在我看来你比他更有本事。

看着西昌家大业大,多少让人感觉都是小打小闹,对四化没多少推动作用。”

鲁萧山闻言冷哼一声,批评道:“老孙,你现在有点夜郎自大了。”

这位叫老孙听自己的老领导这么说自己,脸腾地一下就红了,“老鲁,这话重了点吧!”

鲁萧山一点不给这位老下属一点面子,还是非常耿直道:“一点都不过份。”

起初跟着他创业的万象元老,大多数没什么学历。

虽然后来慢慢自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手段,但看待一些问题上还是有所不及。

“你们也只是看到了外面一层东西,……别的我不知道,单是菜篮子这一项就让人折服。”

“为什么?你给说说。”

“他们和农科院合作,培育出不少好的蔬菜五谷品种,……听说西昌得到了上面的支持,不久就会在全国各地大规模的发展菜篮子工程。”

顿了顿。

同行有人道:“这土地刚承包下去,这是又要收回?”

这可是一个扰乱军心的问题。

“少胡说,你们不都去实地看了吗?西昌是同农民进行二次承包,这事上面是认可的。

你们想一下,我们一个乡镇企业才招多少人,千人,万人。

可人家西昌单是菜篮子这一项如今就已经为国家就地解决了近两万农民再就业。

你们说这是小事吗?”

众人摇头。

“所以我说不要夜郎自大,值得我们的企业太多了。”

众人称是。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西昌好的管理制度,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先从食堂开始进行光盘行动,一定要严格管制……这一点要是都做不好,我们就等着五年,十年后被时代淘汰吧。”

鲁萧山此次到西昌考察后,也清晰的感受到了,骆涛去年在石加庄的讲话,不是吓唬人的。

一个企业只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它离消亡就不远了。

自此万象内部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大整顿跟学习。

视线再次转向京城。

骆涛这边刚送走了鲁萧山,第二天就又来了一位“王萧山”,……

这样的接待工作持续了半个之久,因为全都是大型国字号的八掌舵人。

开始骆涛还以为他们都是慕名而来,接待多了,也嗅出了味道来。

骆涛明白一场国字号的变革,应该已经在悄悄进行了。

这事自己清楚就得了,毕竟这事自己都没资格参与,说明还是挺严密。

不过,他们接连造访西昌在明眼人的眼里这就不是平常事。

各处的经济报都争先报道了此事。

大家也都一口齐道:“我们也就同西昌进行一些业务上的交流,没合作,没别的……”

什么事都是无风不起浪,记者也不是傻子,虽不知道具体事,但都知道应该是大变动。

大家都感觉这事就是鸡肋,深挖不到有价值的信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有的就直接放弃,有的就靠着丰富的想象,胡编一通。

这胡编的里面,还真有几个“能人”,还真被他们压中了。

这几家来西昌考察的国字号工厂,都是上面点名要在今年进行股份制试点的企业。

在正式明文没下发之前,他们都带队提前来学习一下。

西昌是国内唯一一家私营股份制公司,也是国内所有股份制公司的翘楚。

再加上年前骆涛写的那个现代化企业的小册子,大家自然知道那个庙里的和尚会念经。

有风必有浪,这一观点一提出大家都来劲了。

纷纷猜测上面这真的要向资资学习,我们要改“姓”。

话题是越吵越热,很快就分成了两派,支持和反对。

讨论的文章天天飞,要是把全国讨论此事的文章聚在一起,活埋一个人都绰绰有余。

很快支持一派就占据了上风,这一时央妈们就站了出来,跟大家说:好了,你们都别打了,现在我宣读上面的精神……

此事就这么定型了,坚持马路不动摇,改革的决心也不会放松。

九月的下旬,两地就开放探亲问题发声,首次打开了几十年都不通的信号。

这个大件事的背后,还一段传奇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