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洞房花烛夜(1 / 2)
“新妇子,妆完否,快出来…”
“新妇子,妆完否,快出来…”
他们这几人洪亮的嗓门震得王府门上悬挂的那红灯笼,都摇摇晃晃的。
可是王府大门仍旧紧闭,从里面还能听到十几个少女叽叽喳喳回应的声音。
“没画完,没画完,画完也不给你们看。”
“这么简简单单就想把我们小影姐给接走,门儿也没有…”
……
按理说迎亲接新娘子,的确要念催妆诗,以及等待新娘子亲友的‘剥削’。
可是就算要念催妆诗,也该在李若影闺楼下念啊,现在可倒好,连大门都还没进去呢。
为什么呢,原来正在门后叽叽喳喳的这群小娘子,正是之前跟着李若影在长安‘横行霸道’的娘子军。
自从李若影结识沈默以后,就很少再带着她们这些小娘子一起出去玩耍(兴风作浪)了,而今沈默前来迎亲,那肯定是要好好为难一下他了。
沈默骑在马上都看得着急,什么情况,怎么不按剧本演呀,我现在不是应该在王府里面吗,处嗣,师赞,你们几个给点儿力呀。
程处嗣和牛师赞,秦怀玉等人又继续高声催促起来,可是喊了半天这大门仍旧没动静。
就在几人准备强行推开这大门时,里面的小娘子们也商量好了对策。
这种事情,简单阻拦一下还行,总不能真将沈默拒之门外吧,但是想要娶走她们的小影姐,也没那么容易。
几人对视一眼,然后由一个身穿粉色裙袍的小娘子朝外喊道。
“沈骑尉,要想进来也可,但是奴家素来听闻沈骑尉大有文采,不知能否赋诗一首,如果满意了,这大门自然会为你打开。”
听到这小娘子的声音,程处嗣与牛师赞他们仿佛也猜到了里面的用意,用一种鼓励的眼神看向沈默。
兄弟,哥哥们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沈默亦知此事,早在定亲宴后,他就打听过在唐朝结婚,迎亲时需要经过那些环节。
催妆诗嘛,早有准备,这还难不到他,朝程处嗣他们做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眼神,然后握紧缰绳,驾马来到门前高声诵道。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
不须面上渾装却,留著双眉待画人。
敢问诸位小娘子,此诗可否。”
沈默这诗刚念完,程处嗣他们就跟着一起吆喝,在门后阻挡的这些小娘子们对视了一下,又低声重念了几遍那首诗,发现还真是没得挑。
只好满怀不情愿的表情打开了大门,看着沈默他们一拥而进的样子,个个面露狠色,哼,真当小姑奶奶拿你们没招儿了不是。
还没等沈默来到李若影梳妆楼前呢。
刚走进后院,就又被那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娘子给挡住了去路,进院也需进院诗,想催妆,可没那么容易。
还好沈默准备充足,提前背了好几首,就是怕担心遇到这种情况露怯,见这几个小娘子不诵诗就不准过的样子,沈默只好翻身下马,走到跟前继续颂道。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见沈默又诵出一首催妆诗,这十几个小娘子气的小脸儿红扑扑的,让开道路后又奔向后宅的方向。
原本沈默看着她们让开道路的样子还深感欣慰,可是一瞅她们跑的那方向,大叫不好,她们这是要在下个路口继续阻拦呀。
连忙挥手示意身后的程处嗣等人跟上,匆匆忙忙的朝前追去,可是还是晚了一步,当他们来到后院时,正好看到那十几名小娘子齐齐站在那里。
把通往后宅的石头小道给堵的死死的,这是迎亲,又不是打仗,总不能从旁边的草丛中翻过去吧,那成何体统。
看着这十几个小娘子昂首挺胸的模样,沈默只好再拿出一首存货颂道。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念完此诗后,在她们几个愣神的功夫里,沈默赶紧跑了过去,哎呀呀,这一个个的可真是小祖宗,自己绞尽脑汁才想起来这么几首诗。
这还没到小影楼下呢就快用完了,再被她们拦下,到时恐怕可就真得自己现编了。
沈默跑过去后,程处嗣他们也急匆匆的跟了上去,等到这一大群迎亲队伍都跑过去后,这几个小娘子才面色焦急的向那个粉衣小娘子说道。
“尉迟蓉,你怎么停在这儿了,咱们不去拦他们了吗,就这么让他把小影姐给接走怎么行。”
那粉衣小娘子看着其余几名小娘子,脸上露出深不可测的笑容,嘿嘿一笑,然后红唇轻吐出一句话。
“嘿嘿,亢丽妹妹,放心,姐姐早有安排,他们进不去。”
说完后,漫步轻佻的朝前走去,走了没多久就看到沈默他们在那愁眉不展的样子。
原来在沈默面前还站着另外几个小娘子,正手拉手拦在他们面前。
沈默一往前走,这几个小娘子就齐齐往前凑,让沈默也不好再往前走。
尉迟蓉漫步走上前,瞅着沈默和程处嗣他们嘿嘿一笑。
“沈骑尉,别急,小影姐就在后边楼里呢,你先再赋诗一首再说。”
唉,看着尉迟蓉和其余几名小娘子逗弄的眼神,沈默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一样,自己都跑这么快了,没想到还是被她们堵了个正着。
没办法,只好继续颂道。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
此诗一出,尉迟蓉等人眼中尽皆闪过惊讶之色。
在她们看来,沈默已经连续作出三首足以千古留名的好诗了,再加上沈默那匆忙的模样,还以为他黔驴技穷了呢。
这次追过来,本想是看看沈默做不出诗的糗样,再打趣一番,没想到沈默竟然又作出一首诗。
这让她们几个目瞪口呆,看向沈默的眼神也充满了火光。
唐朝之初,虽然有着尚武之风,但是对于诗词歌赋也有着非同凡响的追求,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唐诗流传下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