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章 287~288(1 / 2)

加入书签

==·报道·==

不久, 有人抬着一个半人高、成年男子展臂宽的木箱进了大殿。

所有人好奇又期待地看着木箱,没有一个人能将自己的视线从木箱上面挪开,都想要看看那里面装着的海盐到底是不是和那人说的那样, 全都和玻璃罐里面的海盐一般洁白如雪、晶莹剔透。

吱呀——

有人打开了木箱。

所有人抬头望去,甚至有人直接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

但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一堆的稻草和棉花布条之类的填充物, 没有看到玻璃罐的半点儿影子。

送信那人倒也不露怯,笑着解释道:“这海盐非常容易受潮,所以必须用玻璃罐装着还一定要密封好才行。可玻璃罐易碎, 所以在将其装箱的时候,便花费了不少功夫填充一些杂物进去以避免玻璃罐之间以及玻璃罐与木箱之间的磕磕碰碰。”

众人了然地点点头, 纷纷对此人的说法表示理解。

而后, 所有人都看向了抬箱子进来的两个士兵。

嬴政笑了笑:“将箱子里面的杂物去除, 拿出里面的玻璃罐。”

两位士兵听令,立刻将木箱上面放着的各种木屑棉花填充物从里面取了出来,等露出三排整齐排列的玻璃罐子之后,两个士兵才终于放弃取出填充物的动作,转而将里面的玻璃罐给抱了出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两个士兵分别抱着玻璃罐缓缓从木箱里面提了出来。

虽然如今天色已晚,但周围烛火摇曳, 仍给两个玻璃罐镀上了一层彩色的光辉。

可这样一幅美景却根本无人在意, 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视线都落在了那罐子里面的海盐上,仿佛那海盐是什么让人目眩神迷的财宝一般, 根本就挪不开眼。

单从外表看, 这些玻璃罐子里面的海盐与嬴政手上别无二致。

在场众人之中最为淡定的, 便是林阡了。

她环视一周后笑道:“蒙毅赵佗等人也是有心了, 在除夕之夜送来这等好物, 这般好的开端,往后一年想来都会顺顺利利,再不会生出任何波折。”

嬴政一顿,失笑:“这话也算有理。”

两人一开口,其他大臣也都纷纷开始恭贺起来。

嬴政心情是真的不错,想着咸阳宫内也不缺这点儿海盐,于是干脆下令将蒙毅三人派人送来的海盐全部分给了在场所有大臣。

“也算是一个好兆头,预祝诸位爱卿来年顺利。”

-

在蒙毅等人带来的好消息中,所有人辞别旧年,迎来了新年。

嬴政心情不错,喝了不少酒。

这就可不是以前那种颜色浑浊口感也不好的酒液,而是用林阡从古代宿主那边换来的酿酒方子酿造出来的真正好酒,非常上头。

于是理所当然的,嬴政喝完之后便醉了过去。

等回到主殿后,看着已经睡着的嬴政,林阡神色颇为无奈上前为其主动宽衣洗漱。

但也没办法,谁让嬴政在失去意识之后反倒比清醒的时候更加警觉,整个宫殿除了林阡靠近他不会受到攻击之外,其他任何人想要靠近嬴政都有生命危险。

林阡只能亲自动手了。

谁知……

林阡刚为嬴政擦拭完脸颊,正在为其解开腰带的时候,突然被其一把抓住了手腕。

不等她反应过来,整个人便被拉倒在了嬴政怀里。

-

之前几年的辛苦耕耘与积累,终于换来了如今接二连三的收获。

当沿海一带终于晒出海盐的消息通过报纸传遍秦国,所有人都知道了海盐以后不但价格会更低,味道也会变得更好之后,大秦上下所有人都不由为其欢呼起来。

毕竟没盐吃的时候,全身无力的感觉并不好受。

再加上新年刚开始便有了这么好的消息,大家的喜悦自然比往常更多。

所有人都以为,这便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

或者说,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出现与晒出海盐相提并论的好消息了。

但就在嬴政生日这天,九江郡的消息便传到了咸阳——

九江郡培育杂交水稻,成功了!

许是因为当地百姓心里紧张,亦或者对自己之前造成的不良后果而感到不安,这几个月培育水稻的时候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甚至比对自家田地里的作物都要来得精心。

所以当杂交水稻种子收成的时候,孙内史竟然发现,当地大部分田地中的水稻种子竟然比农家子弟当初提及到数量还要高出一成。

可别小瞧了这一成——

若是将其播种到田里面,都能种出好几十亩的水稻,种植出来的水稻数量只会更多。

虽然其中也有气候水土等原因在,但当地百姓的作用也毋庸置疑。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嬴政原本对九江郡百姓残留的一些恶感终于消失不见。

……

虽然杂交水稻尚未正式开始种植,但报纸上的消息也已经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个时候的新闻报道不像是现代那般,因为各种无良媒体的胡编乱造与断章取义等行为而失去公信力,如今的报纸报道除了专门的小说报与八卦报等特殊报纸外,其他报纸的报道在百姓心目当中几乎就等同于官方发布的公告。

官方说的,那必然是真实可信的。

报纸报道的,自然也不可能有错。

于是短短时间内,报纸中提及到的杂交水稻种子便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水稻小麦等粮食到底已经在华夏大地上被种植了好几千年,这片大地上生活的百姓也早已经习惯了五谷的口味,若是可以的话,百姓肯定也更愿意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

何况其中还不单单只有口味的问题,还有粮食的保存问题。

除了玉米之外,土豆与红薯的保存一直都是从官署到百姓都一直觉得非常为难的事情。

所有当杂交水稻的报道被刊登出来后,但凡愿意接受水稻产量的百姓,都纷纷前往官署想要购买这种据说亩产量已经达到了两千斤的杂交水稻。

官署自然不会拒绝,而是按照所有百姓找来的先后顺序,给每个人都登记在册,只说等水稻种子运送到所在郡县后便立刻通知他们。

九江郡的百姓倒是不需要等待,但……

去年受灾之后,虽然有朝廷兜底,但朝廷也只是兜底而已:除去被朝廷租赁出去的田地外,剩下的田地里面种植的红薯(土豆不能种,玉米一年只能种一茬儿)等作物也就将将可以让全家上下混个温饱而已,而他们租赁给朝廷田地的租金和帮工的工钱,除了改善部分生活外,还有各项支出……

受灾百姓并不敢胡乱花钱。

于是等到杂交水稻的种子被培育出来后,即便朝廷准许了当地百姓优先购买种子,但他们能购买的数量也相当有限。

倒是大麦这种不曾受灾或受灾不严重的百姓,在水稻种子被培育出来之后不但直接拿到了一成种子,之后更是拿出所有积蓄额外购买了更多数量的水稻种子。

毕竟,白米饭的市场价向来比其他主粮要高出不少。

但可以预想的是,等水稻种子越来越多后,这样的情况势必会有所改变,若是不趁着这最后的机会多种一些水稻出来卖,以后再想要靠着水稻赚钱可就没办法了。

——这倒也不是大麦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报纸上刊登的内容。

出于对朝廷的信任,大麦几乎掏空了所有积蓄。

不过这样的人到底是少数,毕竟……

没钱。

受灾百姓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简直后悔地想要撞墙,但事实已成定局,他们也只能再一次地后悔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听朝廷的话。

但对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这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等到杂交种子培育出来之后,因为九江郡百姓拿不出更多钱来购买杂交水稻的粮种,全国各地可都分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杂交种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