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贵贱(2 / 2)
谷葨
一些行道树十步一间隔的均匀分布在街道两旁,极大的降低了马车行走时带起的灰尘。同时在视觉上,也给人更舒适的观感。在这种气温颇高的夏日,大树的枝叶会形成一顶‘遮阳伞’,恰到好处的为经过的行人挡下夏日的高温。
有一些在树下摆上棋局对弈的,常吸引来不少行人围观。
这时三五个报童忽然呼啦啦的从街道上跑过。
只听“卖报了!卖报了!东平府都帅萧扎喇献城投降,清河以南尽归大明啦!”他们边跑边挥舞着手上的报纸,在他们的腰间,还斜挎着背上一大包。
听到军队又打胜仗了,尤其是山东西路的贼匪窝终于被军队一手推平了,一些稍有余钱的百姓都不吝啬拿出一个铜板,购买一份报纸。有舍不得钱的,则去大树下听别人读报。
真德秀头一次听闻报纸一事!
也是对于明国,宋国一直以来关注的并不多。直到山东行省被明国纳入统治后,宋国上下才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北方邻居产生了兴趣和警惕。
很多时候,有关明国的动向也会通过皇城司,向临安传递回来。只是这种事向来只有宋国皇帝和层级较高的官员才能知晓,向真德秀这种经常被排除在朝廷核心圈子内,此次出使也是从潭州任上被临时提拔上来的人,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些信息。
便差使团的一个护卫下车买了一份,很快,还带着墨香的报纸就被护卫送到了他的手上。
只见上面用斗大的字写着‘山东行省又添半壁,益都、淄州、济南、东平等州府尽归大明。’
虽然字体上与真德秀常见的汉字有些差异,尤其是笔画上少了很多,但从形状上和上下文来看,也大致明白了这篇文章的意思。
没有之乎者也,没有宋国官府邸报上经常喜欢的卖弄文采。这篇登上了报纸,还被报童四处贩卖的文章,就是近乎平铺直叙的大白话。为了便于理解,还使用了明国通行的标点符号。
不得不承认,这样一来确实方便了理解,但这样的文章登在这样的报纸上,真不觉得丢人现眼么?
真德秀是理解不了了!
如果是在宋国,有人将这样的文章广而告之,只会成为宋国士大夫们间的笑柄。
但看明国的百姓,似乎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文章不妥和有辱斯文。
赵竑的关注点倒是和真德秀不同,他只是奇道:“此乃军事机密,竟这样广而告之,明国官府就不怕泄密么?”
一般这种大事,官府都不会告诉普通百姓的。只要朝廷的官员知道即可,普通百姓只需老老实实缴税,两耳不闻窗外事就是大大的良民。
这种愚民政策虽然有利于官府的统治,但也同样弱化了百姓对国家的身份认同感。只看未来蒙古人南下时,宋国大多数百姓选择了投靠便能看得出来。
反正都是缴税,向谁缴都一样。宋国还是元国,蒙古人还是汉人,这些普通百姓真的不是那么在意。
特别是辽国和金国的存在,更是让大多数普通汉民对统治者是不是异族都不在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