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狂澜既倒(下)(1 / 2)
天下传言,铁岭李氏自李成梁之后,乃有“九虎将”之说。九虎将者,成梁五子、四从子也。
这个说法如果让高务实评价,肯定会嗤之以鼻,因为之前曾差点被他“办”了的李如桂也赫然位列九虎将之一。如此人物若也堪称“虎将”,那虎将未免太丢份了些。
高务实还是比较认可后世的主流说法,也即史载中所云:“成梁诸子,如松最果敢,有父风,其次称如梅。”
李家军传至第二代,只有李如松毫无疑问可以称得上虎将,如果非要再加,那也只能找出一个李如梅来了。至于其他人……呵呵。
李如梅的一大特点是善射,外人也常以小李广称之。不过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李如梅的刀法也堪称辽东一绝,李如松曾私下称赞“不在愚兄下”。
这话或许有自谦的意思在里头,但考虑到李如松为人处事的风格一贯直来直去,倒更有可能是句实话。
额亦都的这一箭证明了李如梅的确刀法了得。要知道,以刀拨开飞射而来的箭矢可不像武侠小说里那么轻易,从力学的角度而言,它不仅需要时机把握得足够准确,还需要一个巧劲,否则就会斩断箭身,而箭矢及前半截箭身依旧会保持飞行轨迹,射中目标。
见李如梅一刀拨开飞射而来的女真重箭,额亦都也不禁微微变了脸色,再想起对方刚才一箭差点要了自己的性命,知道此人实属劲敌,于是不再与李如梅纠缠武艺。
额亦都一声令下,红巴牙喇部一分为二,一部分上前拦住李如梅、李宁所将之兵,一部分则以优势兵力猛攻李平胡。
李平胡本人虽勇悍,但此时麾下只有不到百人,哪里是近三倍兵力的巴牙喇亲兵对手?他虽然连杀七人,但麾下士卒顷刻间损失近半,已不能支。
李成梁见势不妙,不得已召回李如梅,打算兵行险着,干脆扬起自己辽东总兵官的大旗使走散的家丁士兵聚集。万没料到此时身后的贝勒府忽然扬起了另一支白巴牙喇的旗帜,却是安费扬古已经攻克贝勒府,从后方杀了过来。
李如梅、李宁腹背受敌,哪里还抵挡得住,只能护着李成梁南奔。
但这个举动无疑害了李平胡,额亦都将追击李成梁的大功让给安费扬古,自己合红巴牙喇亲兵之力围攻李平胡。李平胡身被七箭,勉强走脱,绕行赶上李成梁时,还没来得及参见便昏了过去。
李成梁又悲又急,也不敢停下脚步,只能命人架着李平胡一起逃走。此时刚赶到南城门不远,却听得城门口喊杀声四起,定睛一看,城门已开,建州兵汹涌而入,城门口的明军已然溃散。
李成梁倒抽一口凉气,一时间万念俱灰,抽出腰间短刀打算自刎。李如梅眼尖,连忙夺了他的刀,道:“爹爹万不可如此,倘爹爹身殁,此间我军无一能活也。”
李成梁悲声道:“我不死,尔等便能活耶?”李如梅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就在此时,不远处忽然响起一声巨响,宛如城墙倒塌之声,李成梁父子亲信等都是一愣。李如柏赶紧上前查看,很快带了一将前来,却是秦得倚。
秦得倚见到李成梁却是大喜,慌忙上前说明情况。原来他今夜值守东南门之间的城墙,下半夜忽然发现努尔哈赤城外之兵有所异动。
他当时倒也没料到对方敢反,只是以为努尔哈赤人在城中,压制不住城外部下的反对声浪,怀疑这些人是要攻城。由于敌情不明,也不是很能断定,因此只先调集了炮营部分大炮和一批火药过来以防万一。
后来的情况不必说了,他见努尔哈赤已反,又见东南城门都有建州兵猛攻,己方正节节败退,估计大有可能不保。东南两处城门既然保不住,敌军入城便已注定,此时死守已经不可能,唯有赶紧找到足够的马匹撤出去才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为此,他一边命人收集逃散的战马,一边安排火药炸城。李成梁他们方才听到的就是城墙被他炸塌的声音。
秦得倚炸塌了城墙,但一时又不敢走,因为李成梁没到,他走脱了估计也免不了一死。但恰好李成梁偏偏来了,所以秦得倚才大喜过望。
李成梁自己却犹豫起来,城中这八千精锐有四千是他本人或者说李家直系的家丁,其余则是如李平胡、李宁、秦得倚、孙守廉等“李家军嫡系将领”所部,在外人眼中都是四万“李家军”中的一员。
这样一支嫡系精锐力量,难道现在就如此轻易放弃了?
然而李成梁也犹豫不了多久,因为安费扬古与额亦都已经紧随其后的杀奔过来,而且这一次还不止带来了红白两牛录巴牙喇,刚刚入城的约两千建州兵也在他们指挥下向李成梁等人包夹而来。
李成梁慨叹一声,下令照秦得倚的意思从塌墙处撤离——说是撤离,其实就是逃跑。幸好秦得倚这时候已经收罗了五百多匹战马,红白两支巴牙喇战斗力虽强,到底跑不过奔马,李成梁父子及亲信险险走脱。
出得城外,李成梁回头一看,老泪纵横。八千铁骑,逃出来的只有四百多人,自己素来倚为中军护卫的李平胡身受重伤,虽然看来没有致命伤,但没有一年半载时间肯定难以完全康复了。
李成梁大败的消息不知为何传得极快,曹簠那边次日就探知清楚,而他正和戚金商议该如何进行下一步打算,兵部的加急军令忽然到了:命曹簠接替李成梁,代管此次征讨建州之一应军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