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章 牛魔变牛肉,金光寺遇劫(2 / 2)

加入书签

“是啊,三圣母,这番多亏你了。”

……

过了火焰山,师徒四人继续向西。几经辗转,历经寒暑,又见城邦。

悟空上前瞧了瞧,见那“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玉石桥栏排巧兽,黄金台座列贤明。真个是神洲都会,天府瑶京。万里邦畿固,千年帝业隆。蛮夷拱服君恩远,海岳朝元圣会盈。御阶洁净,辇路清宁。酒肆歌声闹,花楼喜气生。未央宫外长春树,应许朝阳彩凤鸣。”

当即猜到此处乃是帝王之所,一国之都。

于是将自己看到的告诉了三藏,并说明为何猜此处是帝王之所。

三藏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至于八戒如何与悟空争论,这不是他关心的事。

一路走来,进了城邦。于大街上看到十数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筚路蓝缕。

见此情形,三藏眉头紧皱,却是八戒说道:“相比此处的和尚又做了什么混事,被降了罪,才有了如今的下场。”

还一再嘱咐三藏不要插手。

可三藏怎么会听八戒的,悟空心领神会,上前询问缘由。

得知这些僧人皆是金光寺的和尚,因为见三藏等人面生,这大街之上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所以领着师徒四人去了金光寺。

到了金光寺,见了方丈。方丈领着众僧见到三藏,叩头就问:“列位老爷相貌不一,可是东土大唐来的么?”

这时金头揭谛降了云头,来此说与三藏:“圣僧,金光寺内当有劫难,寺内僧人诚心向佛,希望圣僧出手相救。”

三藏瞥了一眼金头揭谛,轻声道:“此番可是如来旨意?”

金头揭谛不说话了。

三藏继续轻语道:“此番我自有安排。”

说完,便将其打发走了。

金头揭谛驾云后,马上去了灵山。此次给金光寺僧人托梦,是他私自下的决定,见三藏不喜,深知大事不妙,赶忙来灵山求救。

菩萨见金头揭谛到来,念了一句善哉,说道:“此件事佛祖已知,你且继续护佑唐僧师徒西行,待到功成正果之际,自然会有安排。”

意思很明确,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取经,三藏还没直接动手打人,说明这件事不大,至于后面怎么处理,全看你自己的表现了。

金头揭谛只好回去继续任职。

菩萨看着离去的金头揭谛,哀叹一声,因为他到现在还没看出来现在的灵山究竟是谁当家作主。

……

再说唐僧等人,得知是因为金光寺僧人因丢失寺内宝物,导致被官员问罪上枷,不免有些唏嘘,尤其是这个宝贝竟然还关乎四方朝贡。

悟空笑道:“你们当真是财迷心窍,既然知道国君昏庸,奸臣当道,手中有宝还如此张扬,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连守住宝贝的能力都没有还敢这么放肆地做事,当真被金钱迷住了双眼。”

一语中的,三藏点头表示赞同。

见三藏没有出手相救之意,方丈领着一众和尚就开始嚎啕大哭。

想是被和尚们的声音烦到了,八戒舞着钉耙道:“若是谁再敢出声,小心你猪爷爷的钉耙不认人!”

和尚们顿时不敢出声了。

这时悟空走到三藏身边,抓着三藏的衣袖说道:“师父,这天降血雨定是妖邪作祟,我们可以无视这和尚,只是留着那妖邪必是一方隐患,恐伤及无辜百姓,师父还请快下决定,这其中妖邪,除,还是不除。”

三藏捻着手里的佛珠,最后说了四个字:“斩草除根。”

是夜,三藏与悟空上了宝塔,只因三藏离开长安时,曾在法门寺里立愿:上西方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

即使宝塔已长时间无人打理,依旧可以看出其中奢华,层层琉璃灯,步步白玉栏,相比建塔之时也是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这塔有十三,扫至七层时已是二更。来到十二层时,忽听得塔顶有人言语。悟空心想:怕不是遇到偷宝贝的邪物了。

得到三藏的允许后,悟空踏上云头,来到十三层,见两妖怪,二话不说,使了个神通,将两个妖怪定在原地,又用自己毫毛变作绳子,把两个妖精绑了起来,揪起来去见三藏。

三藏见到两妖怪后,让悟空盘问妖怪来历。

那两妖怪被悟空吓破了胆,战战兢兢地如实托出。

他们本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差来巡塔的,因万圣龙王生有一女,万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招得一个神通广大九头驸马。前年驸马与龙王来此,显大法力,下了一阵血雨,污了宝塔,偷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宝。公主又去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养在那潭底下,金光霞彩,昼夜光明。近日听闻唐僧取经一事,说孙悟空一路走来专找人不是,于是派人前来打探消息,届时早做准备。

听完供状,三藏表情微妙,叫悟空压着两个小妖下塔。在塔下见到了八戒和沙僧,于是悟空将两小妖交给八戒和沙僧看管,明早入朝见国王,也好有个说法。又让悟空去天庭走一遭,相比于人间舍利,这天上的灵草更为重要。

悟空来到天宫,见了玉帝,说明缘由。

玉帝哈哈一笑,道:“劳烦圣僧操心了,既是私自盗取天宫灵草,违背了天规,当有司法天神出面,在你来时,司法天神已经下界降妖,你且安心去吧。”

这时,王母娘娘也来到殿内,对悟空说:“此次是我那童子大意,才让那龙女盗去灵草,又不是所有人都有大圣你这般本事,往后自会严加看管,还请大圣回去告诉圣僧,此番情谊天庭自会铭记,待到取经结束,修成正果,自会亲自上门相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