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坏了,大宋要崩(1 / 2)
帅臣身边不能没有贴心之人,关胜既然在城外驻守,济南府军中唯二可用的战将郝思文便留在了北海城中守护转运使。
关胜带了两个禁军指挥和两个下位禁军(教阅厢军)指挥,在离城三里处立营。
情报显示贼军的主力在北海南面的密州安丘县,万一贼军来袭,肯定来自南面或西南面。
关胜便将自己的营寨设在了城池西南角位置,遇有情况时,方便策应城中兵马。
事实证明,关胜的担心是对的——北海果真是贼军设下的陷井!
而且,贼军赶到的速度比其人预料的还要快得多。
酉时一刻,关胜部的营寨尚未完全立起,贼军就杀到了北海城下。
方向却不在南面,而是——东面!
贼人出人意料的攻击方向,导致没有心理准备的城中大军惊恐万状,军心大乱。
也使得设在北海县城西南角的关胜部小营,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形势危急,暂时没心思纠结贼军为何会出现在东面了。
关胜当机立断,决定趁着贼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之时,率军突袭其部,既试试贼军的成色,也顺便鼓舞城中士气,稳定人心。
实际上,官军连续行军,也是非常疲乏,再加上即将完成扎营,已经有些泄了气。
关胜部的状态,比起“人困马乏”的贼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狭路相逢勇者胜,两部人马此时都疲乏,比的就是决心,谁的决心更大,更主动,谁就更有胜算。
抢的就是时间,仓促之间,关胜只聚拢了六百人,便匆忙出发了。
其人令剩下的四百人准备好了后立即出发(四个指挥,真实兵力也就一千人),直接在南门外接应本部。
关胜的战术非常正确,出击的决心定的也极为果断。
如果这帮贼人真是起事不足一月的乌合之众,凭借关胜的勇猛,带着六百人,突击刚刚赶到城下的贼人,还真有可能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可惜,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技巧和战术,都只能是个笑话。
关胜的人马刚刚绕到城东侧,就撞上了王进派出迎击其部的一千人。
关指挥使远远地看见贼军装备精良,阵型严密,即便在前进中也能保持基本队形。
很明显,贼军的整体素质超出了本部很多。
其人虽然神勇,却也知道在严密的阵型面前,武勇没有半点价值。
近距离万弩齐发,就算身披三层铁甲,也能给你射成刺猬。
关胜自知不敌,也不勉强,当即率部回身,准备先回小寨固守,等打退了贼人这波进攻,再伺机拆掉营寨回城。
结果,异变突生,南面烟尘大起,又有一支贼人大军直奔小营而来。
此时,小营中的剩余兵马已经按计划出了营,但尚未行至北海城南门处。
眼见贼军势大,带队的指挥使不敢再回小营,情急之下,只能带着剩余的四百人撒丫子朝南门跑去。
城中,杜继宗部本已经按照吴汝翼的要求整装完毕,准备出城接应关胜部,见此情形,也不敢托大,苦求帅臣赶紧关上城门。
吴汝翼虽爱关胜之才,却也知道此时不能有半分犹豫。
其人只能狠心命士卒将刚刚打开的南城门再度关死,并命令登城的士卒放箭,逼城下人马回身,与敌死战。
见此情形,进退失据的关胜,只能返身与贼军死战。
结果,果如其人所料。
两军对垒,阵型散乱的一方试图冲击对方阵型,以求能够打乱对方的阵型,而达到死中求活的目的。
阵型严密的一方自然不会让对方如愿,关胜部尚未靠近,“贼军”就迅速靠拢列阵。
而后,弓弩齐射,仅仅是一阵箭雨,关胜部六百人就去了近百。
之所以只减员这么“一点”人,只不过是阵型的原因,前面的人承受了全部伤害,后面的人还没“轮到”而已。
箭雨过后,原本断后,此时冲锋在最前的指挥使关胜生死不知,其部大溃。
敌人的箭雨还没有停,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坐地投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