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改道蒲水游河中(2 / 2)
李宁反复保证他在江南囤积了很多粮食,此去必能解京师之困。奈何这位看着挺斯文的节度使,却像个不知变通的武将一样,死活不让出潼关。
李宁耍起小孩子脾气,大哭道:“出门前给父亲夸下海口,必会筹集粮食以解关中之灾。若是就此回去必遭众人耻笑。呜呜···呜呜。”
李宁又趁机威胁说:“我回去定要向父王、祖父告状,说你苛待于我,让他们撤了你的职。”
袁滋本是太子一派之人,虽不会仅仅因为李宁的话就失去信任,但他也不想受到猜疑。
接着李宁脸色一遍,嬉笑道:“若你助我前去江淮之地筹得粮食,我必会替你美颜几句,将来出将入相,岂不美哉。”
袁滋惊得目瞪口呆,刚才还大哭不已,马上就嬉笑拉拢,这变脸也太快了吧。
李宁在袁滋面前苦苦求了许久,才商定好一个折中的方案。去年河中、河东之地受灾不大,尚有些余粮。他便跟着袁滋手下的筹粮使去了河中。
关中地区赈济灾民所用到的粮食是从太仓和广通仓而来的。太仓是京城储粮的大仓也是皇家仓库。广通仓就在潼关,也是一处储粮之地,“广通渠”就是因为经过广通仓而得名。
如今太仓渐空,全靠广通仓支撑,所以袁滋才会同意李宁跟着他的属下前去河中、河东筹粮。
于是,李宁便跟着袁滋的手下去了蒲州、降州。
李宁在三年前就派了裴温去河东发展。如今已在河东建了大多数李宁发明之物的店铺,连带着河中也有两三家店铺。
这其中就有一家“五谷粮铺”,如今已是蒲州最大的一家粮铺了。店铺的掌柜,裴温认识,还一同共事过。
李宁大手一挥,直接给让“五谷粮铺”无偿捐献了一万石粮食。
这一下惊呆了袁滋手下的筹粮使,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粮铺购粮。李宁出马,直接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半买半送得让他们筹到了三万石粮食。
随后李宁又去了他在蒲州的另一家店铺,这是一个他最早开办的卖书的“李纪书铺”。
蒲州在唐代是北方著名的产纸之地,它所造的薄白纸,名扬四海,乃是地方贡品。
所以,李宁才在蒲州办了一家书铺,开了一个造纸作坊。当年他,精心研制的竹纸、秸秆纸的时候,就是从蒲州请的老师傅。
李宁这次去“李纪书铺”特意见了蒲州当地的一位东家。这位东家不是别人,正是元稹曾经的相好崔莺莺家。
当时崔家急于给崔莺莺找个夫家,便在蒲州定居下来。李宁当时也急于在蒲州办个造纸作坊,崔家又是很有名的商贾之家,就一起合作了。
李宁这次去“李纪书铺”还见识到了崔莺莺的丈夫郑恒。他是崔郑氏的母家之人,虽是庶出,也无功名,倒是为人极为老实。
重要的是郑恒是当初的河中行军司马,如今的河中节度使郑元的亲侄。崔家在蒲州定居后,便找个即是娘家人,又能在蒲州说上话的女婿。
李宁通过郑恒介绍,还带着袁滋的筹粮使拜访了河中节度使郑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