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太监与君子(2 / 2)
“咱家自然不敢骗焦公您啊,这永定侯家的小子就是个离家出走的书生,为了媳妇连爵位都能抛弃,怎么可能参加这种吃力不讨好甚至还可能丢命的危险事嘛。
和他媳妇接头的蛮子死无全尸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吧?”
一个尖利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说话的正是在尉迟烁家盘问了他妻子的那个嚣张的太监,但此时这位太监卑微得像是一条趴在主人身边的狗,躬着的身子像是一个直不起腰的老人,话语中也充斥着一股奴性,就像是变回了这类人本该的样子。
很多人都歧视太监或者说卑贱者,说他们因为缺失了身体的某个部分,导致心里也有了缺陷。
这是不可否认的,在旧帝国时代漫长的历史中,确实有很多脑袋不太正常的太监搞出了许多祸国殃民的破烂事。
但很多人都忘记,他们一切的权利和力量来源都是皇家,或者说皇帝本人。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儿一般就是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恶太监能成事的原因。
但要说对皇权的忠诚度,这些别人眼中的恶太监无人能及,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全都来源于皇权,所以他们会为了皇权能延续下去而不择手段。
那些被“道德大儒”们描绘成天底下最最可恶之人的太监,其实在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为皇权服务和背锅而已。
对于帝国皇室来说,那些标榜自己圣人君子且忧国忧民的“道德大儒”,远远比不上在皇宫大内中朝夕相处的太监们。
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监也大都对得起皇家的信任。
他们贪财,买卖官位,迫害甚至杀死那些“圣人君子”,把他们抄家灭族,最后在史书上落得千古骂名。
但他们从未背叛过皇室或者国家,在外敌入侵时,是他们给边军粮饷,让那些戍守边关将士们能吃饱穿暖。
而这种时候,“大儒”却只会在朝堂上唾沫横飞的骂人。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他们都骂。
那是旧帝国时代的黑暗时期,史称“众正盈朝”。
那是极致黑暗的时代,边关告急,天下大乱,皇帝无能,而那满朝堂的正人君子除了骂人,就只会贪污。
可笑的是,那时候正是那些被后世认为是又贪又恶的千古大太监们暂时撑起帝国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
帝国踉跄着走过了这段时间,天下终于安定了,边关的蛮族也被击退,新的帝王坐上了宝座。
一位家财万贯的大太监联合全国各地有名望且受那些文官迫害的大商人一起,在新皇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大清洗。
那一年是昌平二十九年。
所以史称“昌平事变”。
一夜之间,满朝文武减半,前一天还在朝堂上大放阙词,辱骂帝王的大学士们。
今天就和全家一起上了断头台。
帝国重新迈上了正轨,朝堂上的文武局势再次回归正常,商人的地位也在这次事件中被大大提高,成为了在帝国之中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而那位主导了大清洗的太监却被淹没在历史洪流当中。
除了皇宫深处的密藏典籍,再也没有人能知道他的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