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0章 寻个老师(1 / 2)

加入书签

李秉蒙冤之日,天下举人正于京师会试,闻之义愤,众皆云:

“李公,天下正人,谁人不知?若朝廷欲治罪,吾等愿罢试以证公之清白。”

但他得罪的可是整个官场!

连天子都不敢维护他,乃削李秉太子太保衔,令以吏部尚书衔致仕。

“誉满天下,谤满官场”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当今圣上对王恕是“不得不用”,对李秉却是“不敢轻用”。

太强太硬太锋利……握剑之人亦深深戒惧。

挂冠之日,李秉出都门,朝野之士相率送行,累数十里不绝。

此后朝野正人连疏累荐,上终不敢用。

直到弘治皇帝登基,再想用此老时,却已是英雄迟暮,于第二年逝。

总之,李秉为官三十余年,闲居二十余年,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一生无愧于天地。

李秉为人豁达,罢职时并不惧流言,常游历四方,与乡老交好,有人说:“公太过玩世不恭了,堂堂朝廷重臣,怎能不养重自爱,与市井小人游乐?”

李秉笑曰:“何谓大臣,难道非要自异于故乡,装模作样才是贤人吗?”

当然,方唐镜知道后想到的并不是别的,而是李秉的名声。

方唐镜还没有治学的老师,若是能成为李秉的弟子,啧啧,与人交流时不要太牛。

在成化时期,李秉的名声远远比一般的内阁阁老强上太多,他在位时,是大明能与内阁首辅相抗衡的,不多的几位吏部尚书之一。

比如他整饬仕路时,一次裁撤数十官员,整个过程内阁竟不得干涉一人,人称“大明第一天官”。

吏部尚书的实权甚大,本就强于一般阁臣,其在位时,强势起来,皇帝的面子都不卖,一般阁老在他面前还真不算什么。

作为注定要走清流路线的方唐镜来说,若能有李秉的名声加持,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睡觉都要笑醒。

别看现在方唐镜与李秉谈得欢,十足十的忘年交,可忘年交这玩意能当饭吃么?

还是老师与弟子的关系实在些。

最重要的是,忘年交这玩意,并不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上的!作不得背景贴不得金,完全助不上力。

可关门弟子就不同了,试想一下……

当数名士见面的时候,张大公子摆出本公子是某某大家族出身,李大公子摆出鄙人老爹是某某布政使,咱们方大相公不慌不忙摆出“天下第一天官关门弟子”的名头,四方震慑,那是何等的高光荣耀?

相反,走遍全天下,你见过摆出忘年交是谁谁谁为自己撑门面的么?

王恕是老叔,李秉是老师,想想就不要太爽了好不好?

当然,这样一位“官场公敌”型的人物做自己的老师,难免副作用多多,到底是阻力还是助力难说得紧。

但对于注定要走清流路线的方唐镜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出身背景履历么?

不觉间已是夕阳西下,老道极目远眺,忽然就感慨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

“莫道夕阳无限好,老骥何惧近黄昏。”方唐镜想也不想就接过了句子,意境竟是无缝对接。

两老本就是豁达之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

三人边谈边走,在方唐镜不着痕迹的引导下,慢悠悠地走到了方唐镜的“借宿处”。

西厂设在这里的本就是“隐秘据点”,方唐镜的“借宿处”乃是一处农家小院。

方唐镜自然是殷勤地将两位老人请入院中,吩咐秀娘整顿火锅。

两位老人知道方唐镜身家不菲,也不在意白吃他一顿,加之越是与这小朋友相谈,越是新奇得紧,心中好奇,自然愿意留下多谈多了解些。

“小娃儿有匡扶天下之志,有想法有能力,好好做,老夫看好你,从今日起戮力加餐,就等着看你能做出什么,是否与梦里的大同之世相同了。”李秉已经七十三的人了,满头的白发在夕阳里显出一层晚霞的光。

“唉……人常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小子也只是在两位前辈面前纸上谈兵而已,真要施展抱负怕是天涯路远啊!二十天后就有一道鬼门关,还不知能不能过得去。”方唐镜忽然长叹,开始卖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