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5章 立场之争(2 / 2)

加入书签

居京城,大不易。

别看现在朝堂上这些人衣着光鲜,人五人六。

可外面大部份没门路熬资历的京官就指着那点银子过日子呢。

大明的俸禄本来就低得令人发指,大家还要靠着各地的冰敬,炭敬,火耗什么的灰色收入才能够勉强过得下去,现在把俸禄也去掉了,大家还怎么活?

实际上京官中很大一部份也有一个月不发俸禄了,甚至已经有不少官员私下里发狠道:

“若是真过不下去,咱们就拖家带口到户部官员家里,到扬鼎那厮家里吃白食!”

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痛快,来啊,互相伤害啊!

都到了这地步了!

这才是扬鼎今日下了决心要赖上皇帝的原因。

本官也没办法啊,下边的官员赖上户部,户部就只能赖上皇帝了。

所有人都看向万阁老,阁老就是阁老,高瞻远瞩,必有良策。

万阁老挼了一把胡须,笃定地说道:

“陛下,微臣建议加派征收。

首先从京城各商户加派一笔辽饷以解燃眉之急。

接下来,可以按照以往各地实际情况而定加征税赋。

比如今年受灾的诸府就算了。

还有广西、云南、贵州这些还在用兵的蛮夷之地也算了,这些地方人口未开化,土地产粮也不多。

其他地方便可根据土地贫富,百姓收入适当加派征收。

尤其是湖广和江南一带,前者有大把余粮卖出,后者乃天下钱袋,这些地方可多重点加摊派。

据微臣保守地估算,如此一来,至少可得银二百五十万两有余。”

靠……加税?

扬鼎鄙夷地看了万安一眼,没作声,虽说这是个臭主意,可却是真能解自己之急,反正日后天下骂的是万安,关自己何事,很好。

当然,朝中的有识之士也是不以为然的。

这不是馊主意么,天灾连连,江南一直承受着一半国用,湖广初定,这些都不是能轻易加征税赋的。

尤其是江南赋税早就让当地官员和百姓都叫苦不迭,大批农民逃亡,官田人手不足一年甚于一年。

当地官员们年年增取减负,现在突然再给江南加征赋税,岂不是又逼的一些活不下去的农民逃亡,甚至还会铤而走险加入倭寇为祸大明!

你这给江南加征税赋,岂不是官逼民反嘛,给倭寇添砖加瓦吗。

就算江南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也要休养生息的啊!

典型的竭泽而渔,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老当益壮的毛弘毛大人拳头又握了起来,奸佞,看老夫……

“万阁老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不过毛大人毕竟年纪大了,还没迈步,便已经有人在他之前站了出来,是江南道御史蓝大人。

果然,咱们言官不畏强权,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传统并没有丢!毛弘大人在心里给他点了个赞。

然而下一秒,毛大人就凌乱了,嘴角都在抽搐中。

蓝大人不是驳斥加税,而是据理力争道:

“世间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受灾诸府不必加征乃是应有之义,但广西云贵不加征,而天下诸府少征,江南多征,有何公平可言哉?

江南子民为国负重,难道就不是皇上的子民,何以厚此而薄彼?

如此行事,焉能堵天下悠悠之口?反正是临时加征,不若均摊,天下各地加征均等。”

这是什么逻辑?大部份官员吐糟不已。

江南赋税虽重,百姓还能有一口饭吃,别的很多地方已经只能吃糠咽菜了,一样加征,很多地方的百姓会要老命的。

“果然不愧是江南道御史,很会为江南人说话,蓝御史为家乡减负之心可以理解,只是身为朝廷官员,宁不顾朝廷大局乎?”万安微微一笑,讥讽道。

“吾行事乃是为天下苍生,算了……大丈夫俯仰不愧乡梓,便是为了江南百姓又如何?”蓝御史倒也光棍,大大方方承认,然后便怒道:

“若你万眉州全无私心,加赋便请从尔山东眉州始,眉州能出一个你这样的宰相,想必是钟灵毓秀,富庶天下,请与江南同税。”

江南百姓从太祖开始,便背负全国一半税赋,实是人人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此时动辄加负,万一激起乱象,整个国家的财赋根本便要大乱,所以轻易也是加不得的。

但蓝御史说的话未免有负气成份,颇有人身攻击之嫌疑,于是事情的性质便变了。

说好的对事不对人,此时已经妥妥的对人不对事。

这便演变成了立场问题,正邪之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