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3章 闲杂事等(2 / 2)

加入书签

大门左右站着两排威武高大的军士。

才刚到门外,严师爷便迎了过来,“东翁有请。”

方唐镜随着严师爷绕过大堂,进入到后院。顺着小来到一处不大的花园。

方唐镜知道,这里是王恕读书会客的地方。

方唐镜独自进了书房,临窗小厅中,坐着手执书卷的王恕。

王恕头发已经灰白,两道长眉仍然浓黑,眼神明亮,眉骨略高,显得脸部线条十分刚硬。

“见过老叔。”方唐镜施礼。

“免了,免了。找你过来,是为两件事。”王恕也不废话,直入正题道:

“第一件事便是你的功劳,破获劫案,你居功甚伟,但你现在还不是官身,就有些难办,现在有两个处理办法,老叔想听听你的想法。”

这也是应有之交,若朝廷对有功之臣不闻不问,岂不让天下人寒心?

“其一,便是申请御赐功德牌坊,以你立下之功,也足够了,这可是光宗耀祖之事。”

御赐功德牌坊,一般还会御赐名誉头衔,便等同于有了官身,可以享受士绅的待遇,比如不纳粮,子弟可以上县学等等。

以往生员立功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也是有先例可循,奖励办法从赏赐银两若干到赏赐名誉出身,比如锦衣卫百户之类,但这次方唐镜所立功劳,只赏赐这点就想打发过去显然说不通。

所以只能破格要求御赐牌坊,待遇等同于举人。

若是方唐镜有官身便好说得多,升官加品多的是成例。

但方唐镜目前还是生员,总不能赏一个举人当当,国家取士决非私器,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变通,用御赐牌坊的形式给一个相当于举人的权利。

“其二,便是功劳暂时搁置,先报入吏部,在诰敕房功绩簿上列名,记大功一次,以备后来之用。

你将来中了举人进士,步入官场时这记大功的奖赏便可兑现,一般都是加一两个品阶。”

“小侄还是选第二个吧,牌坊什么的,都是虚名,浮云耳。”方唐镜自忖又不是考不上举人,根本就不用选。

“好!这第二件事,便是朝廷已经颁下公文,于七日后,也就是九月十五日重开秋闱。”王恕拿出一份公文递给方唐镜。

方唐镜一看,果然是礼部重开秋闱的决议。

时间有点紧。

并且这次选择的除主考官由京城翰林院派人外,其余的同考官和监考官,全部从当地的博硕鸿儒中选择,应该是汪芷的密折起了效果。

“原主考官,提学官李大宗师呢?”方唐镜看完公文,很自然地问起李士实的下落。

“此人已回到北京城待勘,这次贡院的案子只怕牵连不到他。”王恕语气颇为沉重。

方唐镜虽然对王恕推理过李士实的犯罪动机和过程,但其中的诸多细节连方唐镜也没法解释,毕竟现在的法医还达不到后世的高度,很多过程都只能是假设和推断,没办法定罪。

“老叔,小侄倒有一法,虽不能将其绳之以法,却也要令得他再难为害!”方唐镜恶狠狠地说道。

“你且说来。”王恕喜道。

“咱们不结案,将此案悬着,只要咱们一日不结案,他的嫌疑就休想洗脱。他就休想重新出仕。”方唐镜道。

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李士实谋划了这一连串的泼天大案,然后施施然全身而退,总不能让他愉快地重新开始吧!

吏部选官,对于这种明面上就存在嫌疑的,而且是大案有牵连,是绝对不会任用的。

那么李士实就只能一辈子赋闲在京!

除非他憋不住,狗急跳墙,如此反而不怕他了。

“善!就依贤侄之法处置!”王恕先是大喜,接着就皱眉道:“便宜这厮了。”

王恕这么想也很正常,他已经在外为官二十年不能回京一睹圣容了。

方唐镜没法理解王恕这种忠君情结,只好安慰道:

“老叔放心,待到小侄为官,定将老叔和老师都请回朝廷里镇压邪祟,现在朝堂乌烟瘴气,实在是需要老叔这样的人才能镇压得住!”

“小家伙,吹牛也不怕闪了舌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