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5章 洞悉考场(2 / 2)

加入书签

士子读书,厚积薄发,在看到题目的刹那,会不自觉地涌出一闪即逝的灵感。

等到深思熟虑,套入固定的思维定式的时候,往往会落入了俗套。

而捕捉住这一闪即逝的灵感,就是脑子里最佳的思路。

放在行军打仗上,便是“兵无常形,水无定势,临机而决”。

有些天才将军便是这样杀出来的,比如岳武穆早年带兵,从不阵而后战却能百战百胜,直至遇到宗泽后,在宗泽的劝勉之下才开始阵而后战,却也从不拘泥。

当然,这必须要有深厚的根底,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三者缺一不可。

直觉是也是最直接的途经。

从科学方面来说,现在刚刚开考,正是脑子最活跃,思维最清晰的时候。

先想出各道题目的破题,要比殚精竭虑做完一道再想下一道,思维不知要清醒多少倍。

第三道题:

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我……去,这是一道截搭题。

连方唐镜这等记忆力过目不忘的超级记忆达人,也想了好一会,才想通其中的上下句出处,换了别人,怕是再才高八斗也是要当场傻眼的吧?

“皆雅言也”出自《论语.述而》里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则出自《论语.述而》的另一段: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

这种毫无逻辑可言,完全不搭调的两句话硬生生搭在一起,乃是“断头无情搭截题”也。

难度之高,几乎可以称得上十步杀一人,难有敌手了。

但放在第三道题里,就很是有些讲究。

前两道题目都很经典,堂堂正正,说明了考官并不想为难考生。

如此一来,这一届乡试佳文自然便是极多。

要知道,这些经典的题目少有人是没有做过的,有些人甚至还能默背下许多历年佳文。

因此在众多上佳的试卷之中,就需要一道有分量的题目来衡量考生的水平高低。

故而便有了这第三道难到飞起的题目。

果然是条条蛇咬人,这些出题的老学究们,也有一颗报复社会的心啊!

想清楚了这道题目的作用,方唐镜心中一动,挥毫写下:

“其臭如鲍鱼之肆,圣人乃食不厌精。已知其臭如兰,圣人乃脍不厌细。”

表面上看,这是在讽刺圣人,看到的人怕都会大怒。

但略一想,就明白这是反语。

为什么如此臭不可闻,圣人反而津津有味不亦悦乎?

方唐镜自有道理。

臭,在特定的情况下解释为“嗅觉”,并非指臭味。

在方唐镜的破题里,第一个臭,是指真臭,但圣人也是不怕吃的,还生怕不够精。

第二个臭,却是真香,所以圣人更是不怕吃,还嫌不够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圣人眼里,兼容并蓄,有教无类,“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

只要是道,其实无所谓香臭……

雅言是道,叶公问子路于孔子也是求道,道,无所不在。

这类搭截题,考的不仅仅是士子的功底,更多的是天马行空的思想和随机应变的反应,以及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和活学活用的能力,首重意境其次才是重文采。

通过对三道试题的了解,方唐镜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

以往正常的乡试,六七千考生,首场便是六七千卷子,算起来便是两万的时文之多。

易位而处,就算自己是考官,也不可能有耐性一题一题看完。

因而大多数考官都是着重看第一题,这就是重首场,重首题。

第一题写不好的,直接完犊子,后面就算写得试卷长出花来也是无用。

但这次很不一样,考官不是官方体制内的,所以出题的风格也不同,评卷的风格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老师李秉传授的考场兵法,把试题放大到整个前后两次乡试的大层面上去看,方唐镜洞悉了这次乡试的不同之处。

方唐镜已经看出,这次应该是首题和第三题并重的局面。

有人说科举能不能中,实是时也命也,相当看命的事。

可什么是命?

在方唐镜的理解里,命运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大势。

个人的命运,其实是大势里的一份子!

时势造英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比如现在,方唐镜就看清了这次乡试的大势!

心头大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