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章 十万人质(1 / 2)

加入书签

燕京听闻东北大捷消息和随之而来的三万匹骏马,朝廷上下,尤其老王爷凤维蕴和阁老们简直是控制不住的喜极而泣,摄政王凤霖烨倒还是很淡定,他翻开了捷报,大致看了一遍,交代,“马匹充入御林军!”就继续处理自己的文案去了。

董相爷和大司农韦钰闻的注意力完全被附则的一份表单吸引住了。这是最近东梁和辽人部落交换物品的汇总。这份表单上交易的物品涉及面极广,从吃的、喝的、穿用都有,共计一百多项,甚至于还有草籽这一项,要不是下面注明了可以肥田、饲料、食用等功能,他们都不明白这是干什么用的。

这些物品折合成现银,数目极大,但用了辽人急需的粮草、盐铁等物交换,减少两国银两的消耗,还带动了东梁商家盘活资产,带动百姓就业,简直就是一举多得。辽人安定了,战事也就消弥。这是为政者乐见其成的好事儿。

董相手捧附则沉思了半日,喊来了现今的代理户部尚书的张居常,“张大人,你看看这份报表。”

他仔细的翻阅了一遍,“丞相!这份报表,说明了几件事!”张居常翻阅后,想了想。

“怎么说?”董丞相和韦老头齐声问道。问题自然都有看到,但张居常大人对于数字和民生有一种异常的理解力,或许还有他们不曾注意到的。

“辽人的干旱导致草原损失较重,现今没有恢复到五成。您看!牧民拿出来交易的牛羊数量和质量,比较咱们东梁的还略微欠缺些。”张居长指着表中,逐一分析道。

“牧民实物交换,除了银两不足,还有减负的可能。从东北战事来看,两样都存在。尤其购买草料一事,就说明草原恢复的欠佳,导致冬季存料不足。

草原人善于吃肉食和饮用奶品。但他们增加了粮食的输入,粗粮不仅可以人吃,家畜也是需要的。可见他们畜牧不能完全满足,只能留下保底的数量越冬。”

“还有这草菇干、韭菜花酱、鱼干等物,辽人生活习惯里的,以前很少进入东梁,现今却有相当数量的交易,可能是咱们的商人发现商机,主动引进的。既是解决了辽人现银不足,又开拓了市场,做得好的话,就是双赢之策略。”

“如果日后辽人看到不仅主产牛羊马,还可以凭借着草原出产的其他物种,可以交换到急需的物资,有心人再想煽动辽人扰边,也就不容易了。东北边境或许也可如西北一样,变成国界贸易城也是说不定呢!届时仅仅税收就可将养十五万边军将士了。”

这一层一层剥开分析,可以预见一种结果,董相和韦老头面面相觑,眼底含笑,“就是说,如果保持或是扩大两国间的贸易,可以减轻或取代战事再起的可能?”

“嗯!”张居常点点头,“最看好的应该是这样东西—羊毛!”二人俱是不解,这份表单里,羊毛的分量是大了些,但这羊毛在东梁的市场里能占多少份额?他们还不知道。

“二位大人!你们看,这里标注的东西里面,只有十之三四是咱们熟悉的物品和用途,还有半数以上,是不常用的。可见有心引进的商人必然心有奇巧的。羊毛也是必然。也许不久咱们就可在市场上见到这些东西了!”张居常肯定的说。虽然他也不知道羊毛可以做什么,但这样大的分量,决计不会仅仅用来做毡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