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坚壁清野(1 / 2)
转眼大半月后,各国收到了粮食,国书致谢东梁,尤其三辽部,驱赶了上万头的各色牲口自左右方向进入东梁,浩浩荡荡,牛叫马嘶的,那真是颇为壮观。
辽部虽然三分,各自换取了想要的粮食和部分草料,送入东梁的牲口,也缓解了草原上牧草的压力,倒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东梁倒是简单,直接赶到各地县镇,送到官衙,做半价让利于百姓。一来可以减负,毕竟这些牲口一日吃食就是庞大的数目,还要人管理,极为麻烦。二来,一旦干旱问题解决,百姓必然要大量种植庄稼,人力的不足,制约了耕地的耕作面积,牲口倒是可以补偿这个短板。
民间原本还有人私下里纷纷嚷嚷着议论朝廷出了‘卖国求荣’的内奸的,可是牲口送到了家门口,半价做卖。这就掺不得假了。有那懂牲口,上去找了一匹合眼缘的,掰开了嘴巴,看看牙口,也是刚成年的,出力正是时候,立即收罗了银钱,置办上一匹来。
这灾年过的,虽然田地和物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官府牵头,四处都是活计,若是不懒的,也是可以出力气,攒下些钱的,再有送到家门口的便宜,不占多亏啊!
即便没钱,官府也是说了,找个保人,写了借条,就可以先把牲口牵走。待日后有了收入,再还本给点利息就成。立即有不少家境贫寒的,领着村长、里正的,就去‘借’买了牛马。毕竟,家里添上一头大牲口,也增加了不少的家底,就是说媳妇都好看些。
如此三万多匹的牛马骡子等大牲口,转眼见就被百姓消化个干净,得的现银经过各地的农业钱庄,迅速汇集到了燕京国库。加上魏羌和东宇的份子,也是不少的一笔收入了总算是给基本赤字的国库回了些本。
新丞相张居常合起账册,心下松了一口气。但转而想到凤倾城行走各地的布局,顿时又沉重的叹息一声。唉!这一关关过的真是不易啊!
凤倾城在干什么?她根据飞蝗落地第一站开始画了可能产卵的地界,一波波的向内陆推进,又派出了各路人马前去考察。既然裕西都是有虫卵的话,那第一站就应该在东梁西部草场的外围,植被虽然稀疏,却也是可以补给部分食料的。
谁知不探查不知道,这一波波的向内陆推进探查,简直惊的浑身冷汗,东至怀安城都可以见到飞蝗的卵,距离东津府不过两三日的距离,不过多寡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几乎东梁半数地界都已经被飞蝗潜入,而且埋下了再次复起的种子。
“挖!传令下去,官府一斤大米换一斤虫卵。”凤倾城啪的一把啪在桌面上。
老虎村那里好似世外桃源般宁静,大雪封门时候,那里也就是落了几片雪花而已,干旱时节,河底变得清浅了些,倒是不影响作物的种植。连续的收种,尤其水稻,村里利用温棚育苗,偿试着种植出三季稻谷来。加上各处河道外围的村落和田庄,水稻的储备,还是算足的。不过是暗仓而已。
不过这部分产出是另外一本账册,没有入世人眼底的。凤倾城琢磨良久,也不好一直无偿使用村里的资源,怎奈眼下实在腾不出手来处理这件事,待有空时候,看看和村子里怎么谈谈这件事情。最简单的就是用市场价采买,这样村民的劳动也会有了实质的效果。
为何没用大米救济他国?凤倾城准备留着东梁保底的粮食,可是眼下若是东梁举国飞蝗肆虐的话,那就无法收拾了。
眼下也只有先处理虫卵,在抗一波飞蝗的作乱的准备了。
消息一发各地,人们惊疑不已,不是说女帝坐镇治理虫患了吗?这是治理失败了吧?
“丫头,叫上你娘,赶紧多拿几个篮子,咱们搞粮食去!”一个汉子二话不说,直接套上刚到家的一头大骡子,扛起浅犁耙就出了门。
果然荒原上,犁耙耙过的浅浅土层,就可见到了散落其间的一块块虫卵,赶来的娘俩跟着后面捡起来。有的大如鸡卵,有的小如蚕豆。若是趁着刚翻开的泥巴,捡拾的容易,一日也是可以捡起几十斤来的。换大米的话,三五日,也能换百十斤来。
原以为今年说什么也会挨饿了!毕竟蝗祸一旦闹起来,都是老天要收人命的时候,官府却拿大米换虫卵,那就是粮食来了!还矫情什么?
不大一会儿,陆续有人拎了篮子拿着铲子,来到荒野,找寻虫卵的人愈发多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