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6章 又是这套(1 / 2)

加入书签

(收费是2000字,实际3000字。想了想,还是把这段写完吧。留到明天也是不上不下的占用半个篇幅,搞不好还得被逼着水字数,做人还是厚道点好。)

有了这一成份子,谢用今后也必然会名声与地位渐起。只要他不犯原则错误,不上赶着作死,以后的谢家不敢说站到顶级阶层,混个地区显赫还是问题不大的。

当然,给谢用的好处,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撑死了再加上一些诸暨本地的业务,比如跟蒋家合作种个香榧什么的,都不能算是大买卖。

确定下大致方向,其他的就都交给谢用去操持了,詹闶本来就只打算在诸暨停留两到三天,有没有结果都要返回杭州去。眼看着就是中秋了,北平那么远够不着,跟着他一起出来的大多数人可都在杭州呢。

不过临走前,还有一件事也要办了。当天晚饭后闲聊期间,就问谢用:“在平,你那堂妹许配了人家没有?”

问题突如其来,谢用倒也能明白詹闶的意思,可就是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詹闶个是男人,他也是男人,两个男人私下里聊自家堂妹,骨子里依然有腐朽思想遗毒的谢用总觉得有些不自然。

可接着又想到,自己和堂妹都是父母早逝,他的婚姻大事可不得自己操心吗。早些年在外奔波,这两年又赶上遭逢变故,真就把这事给忽略了。

以詹家的地位和财富,堂妹进詹家绝对是高攀了。可那丫头对自己有恩啊,随随便便就答应下来,岂不是用恩人换自己的荣华富贵吗?哪怕是自己的堂妹,也不能干这种事啊。

纠结一番后,谢用还是准备有话直说:“不瞒道长说,舍妹确实还未许配人家。早些年小人曾有一妻死于难产,后来东奔西跑的也就淡了那份心思,家中无人操持,有些不像话了。道长与小人有恩,能垂青舍妹更是她的福分,按说这事小人应该一口应承下来。可是,雅清于小人同样有恩,小人希望能由她自己决定何去何从,还请道长包涵!”

能在可预见的大利益前坚持本性,哪怕是堂妹,也能做到知恩图报。虽说是拂了自己的面子,倒也算有些担当。

这种事,本来就是两厢情愿的,詹闶自己也不会硬来。抬起手来虚压了压,让谢用不必惶恐:“贫道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很欣赏你那堂妹的胆识和风采。你去问问她本人的意思,如果她不反对,贫道希望能够带她回北平。”

能够闯了夜禁来见一位国公,为自己的堂兄而奔走,这样的女子别说在古代,就是现代社会也不多见,更何况还是个极为标致的美女。

詹闶见到谢雅清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动上心思了。所谓的搜身,不过就是摸清她和自己对不对盘而已。

否则以詹闶的手段,以他所掌握的本时代最强大真理。别说一介女流了,这个时代武力值最牛逼的十个人联手围攻,也扛不住他各种花样的“掌心雷”。

当然了,硬来是肯定不会硬来的。堂堂一教之主,皇帝钦封的护国圣尊,大明国公,他丢不起那个脸。更何况还有现代社会体系下养成的道德底线,也不允许他干那种下三滥的事。

谢雅清愿意,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往后詹家和谢家还能多一些各方面的互动。说句自觉脸大的话,就是多提携提携。

如果不愿意,那也照样该咋办咋办,跟谢家的合作既然定了就不会轻易会反悔。只是在这合作之外,就没别的好处了。

还好,谢家的运气不错,詹闶的艳福不浅。谢用当晚就和谢雅清说了这件事,后者对詹闶的印象也很不错,或者也有得知两边的合作后,为家族未来考虑的成分,没怎么多想就同意了。

转天离开诸暨往杭州之前,詹闶也留下了足够的礼物,作为给谢雅清的聘礼。跟之前那些正式渠道进入詹家的姬妾一样,哪怕不是明媒正娶的妻,该给的尊重也必须给到了,这也是詹家和行道教的脸面。

告别了谢家兄妹和前来送行的吴进等人,詹闶登船启航,于八月十四下午折回杭州,跟留在这里的姬妾们一起欢度中秋。

中秋之后,詹闶就开始忙着筹备江南的各项业务。棉布和丝绸这两项当然是重点,其他的像紫砂、茶叶、食品、木材、瓷器等等都得考虑进来。

瓷器的话,现在肯定是顾不及了。景德镇还在江西,一来一回要花不少时间,而且选址、建设等等的更是耗时长久,只能等下次来的时候再说。目前先把竹木材料、茶叶食品先过一遍,再把紫砂的事情初步定下来,基本也就不负此行了。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时代的西湖糟乱不堪。湖面因为旱情、葑滩等等因素,以及老朱“新开垦荒地不纳税”的一声令下,大半部分都变成了桑田荷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