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贫道并没有这种苦恼(2 / 2)
原则上来说,阿棣选谁当继承人都无所谓。因为行道教只会认可他这个皇帝,再往后就是要约束起来的对象了。
可要是细分开来看利益,首选自然是从阿棣还没有长大的儿子中选择,设法施以教导后,进行一场不影响大局的和平演变。
其次的话也是朱胖胖父子更合适,毕竟这俩都是败家玩意儿,他们把大明的根基折腾得越惨,才越有被约束的理由。
如果换成朱高煦,这个货在勇武上真的像极了阿棣,在武将勋贵集团中也有不小的号召力,将来就怕不好收拾。不经过一番武装流血,几乎不可能走到最后那一步。
但是在阿棣面前,却是谁也不能支持。继承人的选择,那是皇帝自己的权利,就像一个有钱老头想把遗产留给哪个儿子,别人凭什么指手画脚。
虽然行道教的最终目的和名教相似,都是把皇帝控制起来。但也不能像名教那样,表现得积极而明显,生怕有人不知道他们本质上是根皇帝对着干。
随便插手或者参与皇权交接,最后只会被皇帝记恨。别以为让你提意见就是真的要听,实际上皇帝最想听到的,是那句“你自己的事自己琢磨”。
已知的历史记载中,解缙在阿棣立储这件事上出了大力,帮助朱胖胖拿到太子之位。最终也是因为这个,被朱高煦一个“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的小报告,引发阿棣盛怒丢进诏狱,落得个活活冻死的下场。
假设,解缙没有力保朱胖胖,只是任凭阿棣自己做主。哪怕后来他在阿棣北伐期间拜见太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被贬到广西成从四品的地方官了,连参与朝会的资格都没有,皇帝不在京城,竟然还敢在进京公务的时候和太子悄悄见面。
很多东西都讲究一个因果,通俗点说就是要为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就这么一个人,恃才傲物狂妄过头,还沉迷于作死,他不出事谁出事。
脑子里高速转了几十圈,詹闶还是选择有话直说:“如果贫道只理解字面意思,那就是皇长子在北平一切安好,除体察民情、审视城防外,就是终日苦读,再无其他听闻。贫道琐事繁杂,能了解到的仅此而已。
如果陛下想要说点别的,贫道就更无话可说了。这是陛下的家事,如何抉择取舍,全凭陛下圣心独断,旁人不论是谁,都没资格建议。就好比贫道的那些家产,有朝一日该如何分配,断然不会找邻居商量。”
阿棣对詹闶并没有对其他大臣们那么深的戒心,他还是很愿意听一听詹闶分析的,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影响彼此的感情和信任。
略做沉思后,还是坚持问道:“那行道教的掌教之位呢,嵬之也总有一天会面临选择,到那时候你又会怎么做?”
还挺会见缝插针,不过对这种问题詹闶早就有所准备,说出来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陛下,行道教的情况是不同的。我教只是研究科学,追寻万物之道,肯定要在最能得道的弟子中选择。而且我教传位并不完全由掌教做主,还得看哪个是神选之人。所以,贫道并没有这种苦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