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3章 大改总督衙门(2 / 2)

加入书签

而想要把倒腾房产和地皮的利益最大化,没有比原始阶段就开始投入更好的办法了。趁着还没人了解情况,以低廉的价格买下北平这座偏远边境城市的房产,简直不要太划算。

即使未来北平城没能发展成詹闶吹到天上的那种程度,了不得就是回报少一点而已,这笔投资总不可能比现在的白菜价还低吧。

未来的盈利空间是肯定的,那么就需要基础条件了。大明不但禁止官员做生意,也禁止绝大部分官员在任内购置房产,这点是必须要解决的。

好在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办法,当官的有权,做生意的有钱,士绅们在当地有影响力,三者结合在一起,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只是很可惜,他们遇上了詹闶。从总督衙门还没组建的时候,就开始算计上了,只为了把他们都赶回金陵去。

如果他们没有这么贪心,也能够耐得住性子,熬到北平扩建的公告发布之后。詹闶就是想把他们怎么样,也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

北平扩建这种超级工程,不只是有钱人的机会,普通百姓也不会一无所获。原本在内城有产业的,可以在较高的价格出售,换到将来的外城去,用这些钱改善生活,或者投资一些赚钱谋生的小买卖。

到那时候,赚是赚得少了一点,但起码稳妥没风险啊。哪怕有一官半职在身,有朝廷的制度卡着,詹闶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大动干戈,人之常情他还是懂的。

现在可好,钱没赚到不说,连自己都搭进去了。还给了詹闶充足的理由,大刀阔斧对总督衙门进行裁剪,扫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两天时间,拿齐口供并认罪画押。十五名京官,押回金陵处理;八十四名北平官绅百姓,本地衙门法办。杀头不至于,但丢官罢爵、发配充军肯定是跑不了的。

偌大的总督衙门,只留下包括詹闶在内的九个人。其中四个是都察院的御史,有点多了,不过这不贪的御史,詹闶还勉强能接受。

接下来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更改总督衙门的设置了。郭资和雒佥两位行部尚书,本来就是作为詹闶副手的,肯定不能没有。老和尚等人是负责沟通朝廷,和采办材料的,基本都在金陵,暂时也用不着削减。

这次要做的是大改,按照现代社会建筑公司的组织构架,将所有的工作分配到不同的项目部门,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总督办公室,直属总督兼总指挥詹闶,以及郭资、雒佥、老和尚、武安侯、武康伯等几位副总指挥。

再往下分别是总指挥和各位副总指挥牵头,户部、兵部、工部、都察院辅助管理的,规划设计、建设工程、技术支持、动迁安置、对外联络、人事管理、后勤服务、财务出纳、材料运输、项目监督、安全保卫、招商销售等十二个次一级部门。

这其中,就可以把行道学院、燕山学馆、精武体育会的学生和弟子们安插进去。用他们多年来苦学的本领,让这些没见过世面却眼高于顶的官老爷们,好好开开眼,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所有的这些计划和安排,当然还得通过阿棣许可一下,走个官面程序。至于六部中枢,呵呵,都特么搞出那么大事了,谁要是还有脸进一步掺和,詹闶不介意让他们更难堪。

奏章发往金陵,还得等大半个月或者个把月,才能回复过来。詹闶的日常也回到了正轨,道观、学校、医院、工业园、总督衙门来回兼顾。

直到八月末,这才把行程稍作改变,腾出几天时间来跑一趟宝坻县。造船厂干了一年多,也是时候验收一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