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3章 产量限制(2 / 2)

加入书签

先简单生产出一千发的药包来,让这些天训练中最麻利的士兵试用。三人一组,两个人负责装填,另外一个专门负责开火,快一点的竟然能达到接近每分钟四发。

哪怕有标准的枪管口径,有严格按照口径设计的药包和铅丸,这个效率也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唯一的弊端,就是因为射手得穿着板甲,所以需要有专门负责装弹的辅助。可现在还不是开发后装枪的时候,只能先这么将就着。

左右这种燧发枪已经是这个时代最高端的真理,还有全身板甲防护,玩起排队枪毙来,估计要比传说中龙虾兵还更胜一筹。

所有的数据都确定下来,詹闶马上安排人开始大批量生产。然后又给阿棣去了一封信,说明全新的大威力火铳研发成功,让他派一个营的黑甲军来北平,接受新式火铳培训。

反正每次去金陵,都要搞出点动作来,这次就玩这个吧。枪杆子里出政权这种道理,肯定是不能跟人说的,但是吓唬吓唬名教那帮货,让他们心惊胆颤一段时间也挺好玩的。

想想到时候一帮读书人们站在校场边,看着各种木板、人偶之类的目标,在铅丸的撞击下被打穿和撞碎,脸上的表情一定十分精彩。

当然这也就是个小乐子,欺负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真没什么成就感可言。枪口只有对准了外面,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另外有一点遗憾的,就是钢产量跟不上了。在保证板甲、大将军炮这些同样重要的军械产量的前提下,每个月最多也就是五千杆左右撑死。

等到北平城的扩建工程开展后,燧发枪的生产更是要停下来,腾出所有的钢产量,保证扩建工程供应。

从现在开始,到预设中九月份向东瀛出兵,也就是七个月的时间。满打满算,每一根枪管都利用起来,到头也不会超过四万杆。

阿棣那儿的皇城保卫也非常重要,当然说的不单单是保卫工作重要,皇城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封建时代嘛,那地方就是整个天下的重中之重。

黑甲军在靖难之后做了整编,詹闶是按照三三五四的编制,把每个千户所当成加强团进行配置的。每一卫有两个高配千户所,战斗兵员五千五百人,三卫下来就是一万六千五。

加上损耗备用,这三卫就得消耗掉一半的燧发枪产量,剩下的最多也就够装备三卫人马。要不是能拉出其中两卫上战场,他真的想隐瞒一下产量,等开仗之后来个前线吃紧了。

这就是穿越到明初的弊端啊,既没有多少搞大事情改朝换代的可能,很多事干起来还得藏着掖着,总是束手束脚难竟全功。

远不如到了明末,可以光明正大喊一句“老子要造反”,想干啥直接摆开车马搞他娘的就是了,完全不用担心各种操作的后遗症。

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了,既然来到这个时代,该考虑的时代因素还是得考虑起来,总不能因为来错地方就跟自己过不去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