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3章 这个早朝不一般(一)(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三月廿四,挑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詹闶起了个大早,赶往皇城参加当天早朝。

等他一露面,已经早到了正在候朝的官员们,有些就开始嘀咕起来,今天会不会有什么事发生。

从月初在金陵露面,至今已大半个月过去。除了刚到的时候象征性上了一次朝,詹闶就再没有参与过早朝,都是白天进宫面圣。

最近也没听说他要返回北平的消息,今天来应该也不会是辞行的,所以这种异常的现象,足以说明这家伙要搞事情。

有这种想法的可不仅是名教集团的官员,一些偏中间立场的管啊御案,在这些年来围绕着詹闶发生的各种大小事件影响下,也常有一种“靖国公是个瘟神”的概念。

只有勋贵集团和武将队伍的成员,才会把詹闶当做绝对的自己人,纷纷上前打招呼问好,关系相熟的则是留下来闲谈打发时间。

不多时,午门上的太监敲鼓鸣钟,左右掖门打开,文武百官开始顺序进入,正式开始当天的早朝流程。

上朝对于詹闶来说,基本就是个枯燥乏味。一帮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的货,聚在朝堂上对他们根本不了解的行业指手画脚,真是一点都不专业。每次遇到这种场面,都会让他觉得当皇帝真是个苦差事。

等到该上奏的上奏,该扯皮的扯皮都结束,值朝太监狗子给他打了手势。这才睁开微微眯着的双眼,站出班列道:“贫道有本具奏,请行烟草专卖。”

奏本递上去,阿棣看过之后,自然会有唱本的负责朗诵。大致意思就是民间吸烟之风渐盛,为提前预防出现烟草种植过渡,导致粮食减产的问题,建议朝廷实行烟草专卖制度。

将每各省的的烟草交易、售卖权利,承包给某一商户,由其负责一省的烟草收购与贩卖,以及相关税收的工作。减轻各级衙门工作难度和压力的同时,保证土地的利用率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烟草这东西,还是詹闶带到这个时空大明的。由于最早就没有从根源上严格控制,经过十来年的传播后,早已从官宦显贵们手中的稀罕物,变成了街头巷尾都能见到的大路货。

当然严格来说,在从周朝开始的历朝历代,也断断续续出现过吸烟的现象,只是都还没来得及兴盛就被压制下去了。

吸烟的危害詹闶不之不明白,但这个东西也不是说你禁止就会消失。甚至所谓高昂售价的脑残手段,不但不会完全禁绝,反而还会带来副本伤害。

既然无法禁止,那就不如利用起来。让烟草这个东西,为国家贡献该有的力量,并在未来成为对外销售创利的重要工具。

现在吸烟之风已经开始吹起,却还没有到广泛普及的程度,正是用来做文章的最佳时机,过早或过迟效果都会打折扣。

而另一方面,烟草的存在和烟草专卖的施行,也是詹闶给名教挖的一个小坑。猜不猜的都没所谓,大不了当一步闲子好了。

从洪武二十七年东归,到现在近十年时间。今天上这本《请行烟草专卖疏》,就是整个计划的重要转折点。

奏疏读完,大殿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发声。实在是大家都没想到,一向是出面就要搞事情的靖国公,居然提出这么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来。

你要说他是未雨绸缪吧,可这也绸得太早了点。自从开始推广新作物后,各地的粮食产量不断出现新高,告别机簧已经是肉眼可见的大概率。就算全大明的人都吸烟,也很难再出现每灾年饿殍遍地的人间惨状。

另外就是,这烟草最早好像也是从他詹闶手里流出来的吧。怎么到了今时今日,他这个罪魁祸首反倒开始紧张起来,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阴谋吗?

可你要说他处心积虑,也没有能站得住脚的疑点。区区一点烟草而已,既影响不了农桑,也阻碍不了畜牧,来来回回就是那么点银子的事。

对,肯定是银子的事。行道教,尤其是詹家,最基础的根本之一就是商业。如果詹闶联合勋贵集团,以极高的代价获取烟草专卖权,那往后全大明每一个吸烟的人都得给他们送钱。

还真是生财有道啊,只不过都是些歪门邪道。以天下之利养一人,攫天下之财富一家,实在祸国殃民,罪无可恕。

自以为搞明白了詹闶的用意,有些名教徒就开始跃跃欲动了。无论如何,决不能叫詹闶和以他为首的勋贵集团,在这桩事里得逞。

朝堂之上也没有商量讨论的机会,早已经因为替同乡说情未果,和詹闶水火不容的李至刚第一个站出来发难:“陛下,靖国公此举,似有与民争利之嫌。民间吸烟之风却有起势,然不过消遣而已。普通百姓即便酷爱吸烟,一年耗费也不过两三贯,以如今大明各地收成、税赋情况相比较,对寻常之家并不能造成何等影响。

若依照靖国公所言,将烟草售卖之权交于少数商人之手,任由其经营,恐因此生乱啊。确实,有的商人并无劣迹,有些也在改变化,但总有一些顽固不化者,因利忘义,见钱眼开,难保其不行天怒人怨之举。臣不知靖国公所言之粮食减产有何道理,若当真确有其事,臣建议禁烟。”

虽然李至刚并没有为百姓着想的心思,出发点也不过是权谋较量,甚至赶嘴就是为反对而反对,可最终的结局却点到了本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