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7章、谋后(2 / 2)

加入书签

最致命的,乃是自此将士再无敢战之心。

就如昔日强秦披靡六国一样,仍占据天下富庶之地的魏国,将迎来闻蜀兵至而“食之不得下咽”的败亡之像、国将不国。

江东同样不会好过。

莫看此些年巴蜀一直与魏国死磕,那是因为争天命的使然。

一旦巴蜀得势、国力强盛了,必然会重新想起襄樊之战与夷陵之战的耻辱与仇恨!

那些父辈丧命在这两战之中的巴蜀将率,会高喊着“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促使巴蜀与江东反目成仇、再次刀兵相见!

而江东连魏国都打不过,又怎么能抵御击败魏国的巴蜀呢?

不可令巴蜀入关中,乃是魏吴两国的共识。

是故,当司马师将曹叡的诚意带来武昌后,孙权便觉得对于吴国而言,最好的结果乃是天下继续维持着三国鼎立。

曹叡的诚意十分大胆,乃是打算与吴国置换郡县。

如魏国将江夏郡、襄阳与樊城以及东三郡皆划给江东;而江东则是将合肥新旧城与江北的庐江郡划给魏国。

双方都将各自的京都,暴露在对方的兵锋之下。

如江东得了襄樊二城后,东可入豫州,北上攻破或绕过宛城便可叩关雒阳;而魏国得了庐江郡与复合肥新旧城后,可从庐江跨江攻击江东腹心之地、只需攻破或绕过濡须坞便可兵临建业城下。

如此置换,不管从疆域大小还是战略意义上,看似是魏国为了达成目的而委曲求全。

无他,因为世人皆知,与江东达成协议乃是与虎谋皮。

以彼反复无常的秉性,得了荆襄后,说不定就转头再度与巴蜀结盟,督兵东去进攻魏国的豫兖二州。

但事实上,江东才是吃亏的一方。

因为以如今的情势,吴国入了荆襄战线,势必要为魏国抵挡巴蜀的兵锋!

试问,在汉吴两国有旧日血仇的基础下,江东在大汉还于旧都的紧要关头背叛盟约,导致大汉功亏一篑,汉军能不前来攻伐吗?

抑或者说,汉军在没有确保江东无有实力进攻巴蜀之前,没有确保无有后顾之忧前,又怎么敢倾举国之力与魏国争夺关中呢?

此中利弊孙权了然于胸。

但他顾不了那么多。

因为江东上下,皆觉得如今江东已经到了必须饮鸩止渴的地步。

最大的缘由不必说,自是担心大汉国力强盛后之会,会兴兵来江东复仇。

另一,则在全据淮南的冀望破灭、廖式叛乱引发动荡之后,孙权需要荆北的肥沃土地安抚吴地与荆南的世家豪族。

实在的利益,最能安稳人心嘛~

最后一个原因乃是孙权的私心,他想给子孙留一丝争雄天下的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