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8章 夜议军谋(1 / 2)

加入书签

“驿道要区,岩石阻绝,架木为梁,以渡人马。”————————【名胜记】

中军大营内,裴茂正左手按着一根简牍、右手提笔,在上头一撇一捺的写着什么。虽然这两年朝廷的将作监根据左伯纸的制作方法,研制出了更为节省、质量上乘的纸张,并且一经发出,立即受到了关中士人的推崇,书信文章皆用此纸。但有些守旧的大臣仍旧在写奏疏时,继续沿用简牍的传统形式。

出于谨慎,在朝廷未有明确改革奏疏、公文的载体之前——这在裴茂看来仅仅只是皇帝一道诏书的事。但既然皇帝都出于某种考虑没有说,那他也没必要特立独行的用纸撰写奏疏,于是依然选择了用简牍来上奏。

一刻钟过去了,短短的一根竹简上只寥寥写下了几个字,奏疏上的那开头的几句话‘司隶校尉臣茂稽首再拜,上书皇帝陛下’,现在看起来怎么看怎么觉得刺眼。

“诶……”裴茂把笔放下,轻叹了口气。

荀攸正好揭帐入内,听见了这声叹息,眼神往桌案上一瞥,很快就知道对方是在犯愁该如何给皇帝汇报此间战况。出征快一个月,伤亡不小,士气大损,任谁看见这雄山险隘都会心生沮丧:“裴公尚在忧心奏疏行文?”

“那里是忧心这个……”裴茂指了指一旁的次席,示意荀攸坐下,苦笑着言道:“这些天呈递国家的军报,内容都近乎一致,甚至只需改几个字便可原样上呈。我只是心怀惭愧,寸土之功未立,反而空耗钱粮,实在有负国家所托之重啊。”

荀攸想了想,说道:“裴公,阳平乃汉中重地,是张鲁的咽喉、腹心,地势险要,天下皆知——国家睿鉴,当会体谅裴公的苦衷。旬月以来,国家每回降诏也只是问询粮草、军医可有或缺,从未有一次催促进兵,可见在国家心里也知道此事是急不得的。”

“那我这奏疏又该如何陈说呢?总得有个进取的说辞才好。”裴茂发愁的脸色未有因此而减轻,他轻轻晃着脑袋,如是说道。

他真正怕的其实并不是皇帝,而是那些潜在的政敌,尤其是眼红他此次被皇帝钦点负责南征的董承。这些人可不会管阳平关有多难打,他们只会说裴茂用兵无能,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伤,耽误了朝廷的南征大计。若是遇见一个年轻毛躁的君主,说不定就会下诏急催、甚至是临阵换将。

幸而皇帝比裴茂想象的还要沉稳,不仅如此,裴茂通过儿子裴潜的家书,知道皇帝为他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临阵换将这种臭棋,皇帝绝不会做,也不可能做,那些人也知道皇帝的性子,之所以还攻讦弹劾不断,无非是想让皇帝妥协,另外加派几员大将赶往阳平支援前线。如果真来了支援的大将,无论是皇甫嵩、还是马腾、还是张济、或者是别的什么人,都会让裴茂在军中的权威大打折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