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0章 投弹手的光荣使命(1 / 2)

加入书签

崔世华、彭玉章几人都凑到了案前,随着叶治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舆图。

“拿几个茶盏来。”

“哦。”阿瓜急忙取来几只茶杯放在了桌案上。

叶治拿了三只杯子,分别放在了呼延通所在的兰州、施全的怀德军和种彦崮的绥德,皱着眉头,久久没有吭声。

“还是你们先说说吧。”叶治抬起了头,看向了崔世华和彭玉章。

两人了解叶治的习惯,知道叶治此时心中已有主意,在真正做决定之前,他都要听听众人的意见,以集思广益、查漏补缺。

“相公,属下以为当火速驰援东路。”崔世华建议道:“左厢神勇军司乃西夏东南屏障,干系重大,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永乐城一战,西夏就出动了六个监军司三十万大军。此次西夏若是来攻,人数只多不少,东路军会很吃力啊。”

“若是爆发大战,恐怕粮草补给要尽早筹划。”彭玉章补充道:“此去绥德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稍有不济,大军就有缺粮之虞。”

“嗯,”叶治点了点头,这些他都已经想到。

西夏若是出兵,可以从“人”字形区域内各监军司调集人马,左厢神勇军司和祥佑军司已经被打残,可以忽略不计。

剩下可以调兵的监军司分别是宥州嘉宁、韦州静塞、西寿保泰、卓啰和南,右厢朝顺、白马强镇六大军司,加上翔庆府,以及中央的直属部队,人数可能会有四十万,如果拿永乐城一战做参照的话,西夏大军可能十天就会杀到。

十天。

现在已经过了四天,时间紧任务重啊。

叶治揉了揉眉心,深深地吸口气道:“即刻下令,全军动员,二十万预备役务必三日内集结。”

“是。”

崔世华、彭玉章闻声而应,一旁的书令史则紧张地记录着叶治的命令。

“下令各地工坊抓紧生产,军器弹药优先供应东路,军资粮草等可招募丁役先行运至绥德军。”

“是。”

“速将军情分送西路、中路,令呼延通、施全严守兰州、怀德,并集中优势兵力伺机出击,最好是能敲掉卓啰和南及韦州静塞军司,以分担东线压力。”

这倒不是叶治想全面开战,现在整个压力都集中在东线,即使他带军驰援,压力还是很大。

让呼延通、施全出击,就是要让西夏人顾此失彼,投鼠忌器,不敢放手一搏,以此来减轻东线所承受的压力。

叶治下完命令,又取过纸笔“刷刷刷”地写了半页纸头,递给了崔世华,道:“即刻将此书信送给彦崮。”

现在东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眼下叶治最担心的是种彦崮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或者过于乐观而放松了警惕,以至于让西夏人有机可趁。

如果东路战事荼蘼,势必影响整个战局,说句不好听的,可能前面付出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此时在银州备战的种彦崮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冲动”会带来这么一系列的问题,但他知道西夏人肯定咽不下这个气,一定会来报复。

不过来就来吧,怕个逑,老子还怕你们不来呢。

……

中渭浮梁已经被一座气派的钢筋水泥桥梁所代替,浮梁北岸的营寨不见了踪影,在营寨的故址上耸立着一座三丈高的纪念碑,如一把利剑直刺苍穹。

纪念碑的正面刻着由叶治亲手书写的“中渭战役纪念碑”七个大字,碑身上镌刻着自统领姜丰余以下两千零九十七位在中渭浮梁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勇士名字!

“这纪念碑上镌刻着两千零九十七名英烈的名字。”

一身戎装的叶治站指着纪念碑,对着十万出征的将士慷慨陈词道:

“两千五百名将士,打退金兀术十万大军的十数次进攻,将士们宁死不退,有些将士甚至点燃了手雷与敌同归于尽,连尸骨都没留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最终的胜利,他们是关中子弟的骄傲,其浩然之气,万古长存!”

十万将士肃穆地伫立在纪念碑前,眼前似乎浮现起那场惊天动地的厮杀和一幕幕悲壮!

“今天,我将带领你们奔赴另一个战场。在那里,我们的兄弟同袍为了家园亲人正和西夏人浴血厮杀,他们需要我们!上了战场之后,我只有一个要求,”

叶治环视了一圈面容坚毅的将士,奋声道:“那就是不要给关中子弟丢脸,不要给牺牲的英烈们丢脸!”

“不退!不退!不退!……”

……

黑夜如墨,狂风骤雨夹杂着无数的飞石狠狠地拍打着城池,种彦崮猫着腰躲在墙垛下,手里还举着一面圆盾,紧紧地护在头顶。

飞石如蝗,打在城墙和盾牌上劈啪作响,震的手臂感觉都要断了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