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9章 有不守规矩的(2 / 2)

加入书签

陈政英和刘浩宇对这样的行为表示了愤慨,马上派出三个安保人员进入莫斯科,潜伏半年以后,给了那个研究员以沉重打击,余生在贫穷中渡过。

按他们的话讲,“抓住证据就算了,没证据就冤枉,那是作恶,不能就这么算了。”

那个时候,立陶宛已经正式宣布独立,其它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特殊部门的精力不再在这个上面,根本没人去管那回事。

构陷别人,那个研究员受到了制裁,却没谁再去关注他这个受害者,也是一种悲哀。当然,这是题外话……

事实证明,龙建华的想法是很美好的,但现实却很残酷。

在四月进行的欧洲个研究分院举办的几个技术交流会上,从苏联过去的科学家只有九人,马上加入研究院的更是只有六人。

这一声势浩大的开场,只收到了这么一个成绩,让宇文星、赵翰远大失所望。

陈政英苦着脸说,“在联系的过程中,确定要来的应该有四十七人,可最终能成行的只有九个。基辅、莫斯科、明斯克一个都没来,来的都是一些工业不是很发达、大学不是很多的共和国。”

“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联系的那些人,很多都受到了威胁,导致他们不敢请假,公派就更不用说,完全没机会。”

龙建华对此并没感到失望,他呵呵笑道,“进来六个就已经很不错。我看了那些人的简历,在各自领域还是有一些建树的。”

“我们建一个新工厂,需要有资金、技术、人员等等的准备,即使盈利能力再强的产品,都不可能在一年半年里盈利,更何况是这样的高级人才?”

“我为什么把刺激手段定为三年,也是考虑了投资回报周期的。相对产品而言,人的因素更复杂。”

赵翰远沉吟一会后说,“不得不承认,那六个还是很有水平的,其中一个是填补了我们研究院的空白,三个对航空研究所的力量增强有很大作用。”

“但是,既然那些没来的是因为被威吓,那今后再来的机会就很小。一家老小都在那里,不来也能生活,没必要受那种磨难。”

龙建华摇摇头,“既然已经改革,那就不会停止。看他们的趋势,也不会停止。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不是白费,而是在打基础。只要政策松动,允许自由出入,很多人还是会来的。我坚信这一点。”

陈政英点点头,“我也坚信。都在宣布独立,对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好处。火中取栗也好,浑水摸鱼也罢,现在都是最佳时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