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贤良(2 / 2)
赵亭清晨就到了京都,因还没有复命,只能暂歇在京都的驿馆之中,他心中有些疑虑要问赵文振,但也不急于这一时了。
赵亭镇重的将一个折子揣入怀中,往太和殿走去。
“陛下驾到”。
群臣左右站定,弯腰拱手,行礼山呼:“陛下万岁”。
宣和皇帝坐定,道:“赵爱卿何在?”。
赵亭站了出来,行礼道:“臣在”。
宣和皇帝笑道:“赵爱卿啊,这次你辛苦了,两江地区年年水患,今年赈灾最是妥善,赵爱卿当居头功”。
齐王附道:“赵大人才智过人,今年的灾情能够治理的如此妥当,实在是功德一件,陛下不可不赏”。
宣和皇帝道:“赵爱卿,你想要什么赏赐说说,朕酌情答应你”。
赵亭行礼道:“陛下,灾情治理和后面的善后赈灾都是两江织造史侯跟各州属官的功劳,臣只不过是从中协调,传达陛下的天恩罢了,实在说不上什么有功,如果陛下真要赏,臣斗胆求陛下赏赐于史侯跟各州属官才好”。
“赵爱卿说得是,这次史爱卿跟两江地区的属官做的不错,他们的赏赐朕会派人送去,但你的赏赐也不能没有,你还是说说,不然以后这辛苦活怕是没人愿意干了”。
宣和陛下笑容和煦,看不出其他的什么,但深知陛下性情的齐王却是嘴角微微勾起,心道:“看来我这位皇兄又要借机敲打这帮朝臣了”。
“陛下的恩德臣不敢再却,这是这次赈灾中表现突出的两江属官,他们中多有在官多年不得重用的,但没有忘记往昔身加青衣时许下的承诺”。
赵亭将那折子呈了上去,上面写着三十来个人的名字,都是自己这次在两江发现的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好官,但都难逃清官的命运,不得重用。
“嗯,朕记下了,这些人都是我大梁的栋梁之才啊”。
“陛下,他们......”。
“赵大人,陛下自会封赏他们的,还是说说你吧,你这个大功臣不能什么都不要吧?”。
齐王出言打断了赵亭的话,似是看出了他要为这些人请命,但现在明显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朝臣都在说出来不就是说陛下不识才,埋没了贤良嘛,到时候怕是赏赐没有,还要遭冷眼。
“臣衣食无忧,没有什么想要的”。
赵亭明白齐王深意,行礼回了一句。
“什么都不想要?听听,我们的大功臣,立了这么大的功,竟然什么赏赐都不要”。
寂静,朝堂之上无人出声,宣和皇帝看看群臣杵下的脑袋,露出得意的笑容,看到齐王也正笑看着自己这般时,立马又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赵爱卿啊,你什么都不要,朕不能什么都不赏,今日设宴先给你接风,待朕想好了再颁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