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印刷局(2 / 2)

加入书签

大明通行宝钞长三十多公分,宽二十多公分,是用桑皮纸制成的,面积非常的大。

这种宝钞在使用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将其卷成一个卷儿,然后用细绳扎着。

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宝钞并没有比铜钱方便多少。

最小的面值都是一百多文,普通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接触到这么大的面值呢?

而那些商人,在进行大宗货物贸易时候,又不认同宝钞,所以大部分都采取铜钱或者白银进行贸易。

首先来说,宝钞现在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属于那种不上不下的存在。

“侯爷,小人觉得,其实宝钞根本就没有什么用。最小的都有一百文,普通老百姓买什么东西能花这么多?除非是置办田地,加盖房屋,除此之外的话很少会有花费这么多的时候。

如果是商人的话,宝钞又比不上白银来的实在,所以说小人觉得宝钞真的不行……”何湘说这话的时候,小心翼翼,一双耳朵竖了起来,时刻听着从马车当中传出来的声音。

坐在马车当中的茹太素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准备呵斥,可却被陈松拦住。

当何湘说完话后,陈松问道:“那你觉得这宝钞如何变化?”

“小人觉得吧,这宝钞的面值应该要小一点,那么大,怎么花啊?铜钱还有当五当二之分,宝钞怎么能没有这种的呢?”何湘喋喋不休,说着自己的看法。

何湘这一番话,让陈松对他刮目相看。

别看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明白。

正所谓:一叶障目,灯下黑。

有时候,非常浅显的道理越难弄明白。

“你说的不错,能有这个见识,确实可以。只不过,可不仅局限于此。”陈松说着一些鼓励的话。

至于更深层次的内容,陈松却没有多说,因为陈松觉得,就算自己说的再多,他想要弄明白,也没有多么容易。

马车摇晃,走出城门之后上了官道,在官道上走了没多久,又进入了羊肠小道。

一片工坊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印钞局所在的位置。

宝钞的印制需要纸张,所以造纸厂也位于印钞局当中。

这里临近水源,靠着河流。

上游流进去的水非常清澈,下游流出来的水浑浊不堪,甚至还能闻到阵阵臭气。

污染还是很大的,造纸以及印刷都是高污染的行业。

宝钞是钱,朱元璋对钱非常看重,所以在这里把守着两个总旗的士兵。

查验身份之后,马车走了印钞局的范围。

还没有等马车停下,何湘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急忙去招呼印钞局的各项人员。

当马车停稳的时候,印钞局当中的那些人几乎全部走了出来。

当然,除了那些工匠。

印钞局大使带着一众吏员,站在马车的前方。

陈松松马车走下,这些人全都迎了上去。

该说不说,尽管陈松不受大部分朝臣的待见,但对于他们这些小官来说,依然是不可高攀的存在。

印钞局大师林钜跟在何湘的身后,笑得就像是一朵菊花一样。

何湘站在陈松的侧前方,一脸认真的介绍着各项人员。

“这是印钞局大使林钜,这是印钞局吏目……”

陈松对着这些人一一点头,陈松的脸上满是平静,没有任何需要的倨傲,看在这些人的眼中,是如此的随和。

“走吧,先去看看宝钞印制的情况!”陈松说道。

何湘和林钜屁颠屁颠的走在陈松的侧前方,带着陈松朝着一个工坊走去。

茹太素走在陈松的旁边,说道:“这里我只来过一两次,也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并没有过多的深入了解。

但这里怎么说呢,反正我觉得吧,也就那回事儿。说起来,陛下对宝钞挺看重的,可我总感觉陛下的这个看重有些跑偏了,就好像看重没看重到点子上!”

陈松看向茹太素,一副你胆子真大的表情。

也就是如茹太素敢这么说,要是换做其他人,哪里敢在背后编排朱元璋的不是?而且还是如此环境?

“你这乱说话的毛病可真要改一改,你难道就真的不害怕吗?你难道就真的不害怕陛下收拾你?之前万言书那事儿,你是一点教训都没吸取,你就不怕陛下再次把你叫到御书房中,用鞭子抽你?”陈松说道。

“嘿嘿!”

茹太素讪笑道:“正所谓,为君不断谏言,我这也是好话啊!”

“别,你可别说你这是好话,你要是不会说话,就赶紧把嘴闭上,免得哪一天把命丢了?”陈松摇摇头,加快了速度。

来到这个工坊的大门前,工坊当中的匠人以及干事的伙计,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

站在大门口,陈松能闻到一股油墨气味,和后世那种工业味道不同,这种油墨带着一股清香。

“印制宝钞的油墨,价值应该不菲吧,气味倒也不错。”陈松说道。

林钜连忙解释:“印制宝钞的油墨都是特供的,是上好的松烟墨,色泽光亮,音质清晰,还带着清香气味。

如果拿到市场上去卖的话,也要卖不少钱呢。”

“行了,不说这话了,进去看看吧!”陈松指着工坊的大门,朝着里面走去。

何湘和林钜急忙加快速度,朝着里面走。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院子,有些东西是露天的,但也有很多面积比较大的瓦房。

陈松在林钜和何湘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大瓦房,这个大瓦房是印制宝钞的地方。

刚刚走进这个房间,更加浓烈的气味就充满了鼻腔。

这个房间里面摆放着很多桌子,桌子上面放着印制宝钞的雕版。

活字印刷术早在宋代就已经诞生,可是至今日,还是雕版印刷比较普遍。

究其原因,是因为雕版印刷的印刷物精致,好看,美观和大气。

大部分民间的话本小说,因为成本原因,所以就采用活字印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